专业版 简繁转换 English

搜索热词: 婚姻登记 低保 养老 收养

当前位置:首页 - 民政资讯 - 市县动态

地市巡礼 ▏佛山:攻坚奋进勇突破 用民生温度提升幸福指数

2025-05-07 10:43:04 来源:佛山市民政局 阅读次数:0
浏览字号
打印页面

  过去5年,佛山市民政系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民政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佛山民政人步履不停、驰而不息,以昂扬的奋斗姿态绘就佛山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精彩画卷。

  织牢民生保障网  铺好佛山民生路

  健全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民生底线牢牢兜住。把“构建全覆盖高效社会救助体系”纳入市委改革项目,修订《佛山市临时救助办法》,出台《佛山市最低生活保障边缘家庭和支出型困难家庭救助实施细则》《关于进一步做好最低生活保障对象分类救助工作的通知》等文件。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水平不断提高,低收入人口监测预警分析全面及时,分层分类救助帮扶有效实施,特殊困难群体兜底保障持续强化,弱势群体关爱保护专项行动深入推进。完成市救助管理站升级改造,制定流浪乞讨人员定点医疗机构进驻工作组工作机制。

  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幸福养老处处可及。印发实施《佛山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提升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佛山市实施老人康养工程行动方案(2022—2026年)》《加快推进佛山市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专项行动方案》,构建起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市、区、镇(街道)、村(居)四级养老服务网络逐步健全,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实现镇(街道)全覆盖,城镇社区“15分钟养老服务圈”基本建成。修订出台《佛山市老年人优待办法》。推动养老事业与产业融合发展,积极推进省级银发经济产业园建设。加强公办养老机构建设,新、扩建9个项目,5个项目已竣工、新增养老床位3794张。机构养老服务提质增量,发布了32个养老服务标准化指导文件。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供给丰富,出台佛山市基本养老服务清单,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数量位居全省前列,建设全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880多个。

图片3.png

  图为:佛山市颐养院院内环境图

  提升儿童福利保障水平,儿童呵护真真切切。集中供养孤儿保障标准和社会散居孤儿及事实无人抚养儿童保障标准高于省定标准。深入推进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服务质量提升三年行动,配齐镇(街道)儿童督导员和村(社区)儿童主任,实施困境儿童风险分级分色管理。儿童福利机构管理优化规范,探索区域性集中养育模式,开展孤残儿童康复服务试点,制定佛山市孤残儿童康复服务标准。推动基层儿童工作队伍规范化建设,制定《儿童关爱服务基层岗位职责与激励管理规范》等6个标准化范本。构建市、区、镇(街道)、村(社区)四级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网络,推动三水区获评全国首批未成年人保护示范区。

  奏响发展主旋律  办好佛山民生事

  推动慈善事业健康发展,崇德向善传递温暖。印发《佛山市推动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6年)》,依托“双百工程”,打造智慧慈善、阳光慈善、全民慈善。搭建推广“慈链公益”平台,从传统的线下慈善监管模式拓展到线上全流程平台监管,目前入驻机构252家,上线项目878个,募集善款超4372万元。建立“佛山市双百社工和众汇善精准帮扶系统”,精准对接慈善资源,实现全市8.49万名“双百”兜底人群档案电子化、需求具象化。建立市、区、镇(街道)三级慈善帮扶资源供给信息台账,已链接36个机构,138个项目,资金超3700万元。率先打造佛山市“双百”圆梦健康公益项目,为困难群众和特殊群体提供住院免费服务。2022年以来,投入超1.5亿元资助四川凉山州、贵州黔东南、新疆伽师县、西藏墨脱县以及广东云浮、肇庆等地市开展532个乡村振兴帮扶项目。福利彩票总销量长期稳居全省前列,每年筹集福利彩票公益金超5亿元,有力支持全市社会公益事业。

  图片2.png

图为:2024年2月24日,佛山市福利彩票发行中心工作人员参与“爱满佛山 向善之城”元宵公益慈善文化人人行巡游活动

  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效能,筑牢平安稳定基石。党建引领社会组织建设持续强化,社会组织党建与登记管理融合共进,开展党组织参与社会组织议事决策试点工作,佛山入选省社会组织党建示范点数量位列地级市第一。社会组织登记管理规范有序,出台《关于引导社会组织有序退出的工作指引》等多份政策文件,常态化整治“僵尸型”社会组织和打击整治非法社会组织工作。出台《佛山市推进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工作实施方案(2020-2022年)》《大力推动社会组织服务民政事业发展改革实施方案》,进一步提升和发挥社会组织功能作用。区划地名工作规范有序,健全完善街路巷审批机制,开展“四标四实”道路街巷核对工作,在全省率先完成重要地理方位意义的住宅区楼宇命名更名审批交接工作。构建区划地名信息服务管理平台,编撰标准地名图录典志,为公安、自然资源、住建等部门共享标准地名信息。推进“乡村著名行动”,编制重点镇及其辖区内行政村“一镇一图、一村一图”地名服务指南图,加强地名服务与农文旅产业发展深度融合,推进地名文化遗产保护。

  规范社会事务管理,移风易俗深入民心。在全省率先建立婚姻登记处与公证处在婚姻家事领域诉源治理工作对接联动机制。积极探索推进婚俗文旅融合发展新模式,打造三水区“百年车站婚庆产业集聚区”和南海区婚姻家庭文化建设项目特色品牌。殡葬服务管理优化升级,积极谋划市殡仪馆改扩建项目建设,推进高明区全国殡葬领域跨部门综合监管试点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实现跨部门信息共享和联动监管。深入推进移风易俗,探索推动生命文化教育馆平台建设。全市村(社区)均建立红白理事会,推动制定红白事项操办倡导性标准。

图片1.png

  图为:佛山市三水区婚俗文化展馆

关闭窗口

扫描关注
广东省民政厅

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