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版 简繁转换 English

搜索热词: 婚姻登记 低保 养老 收养

当前位置:首页 - 民政资讯 - 理论研究

社会组织名称故意“擦边“要不得”

2025-02-18 10:22:01 来源:中国社会报 阅读次数:0
浏览字号
打印页面

  舍观平

  2023年,民政部办公厅下发通知,明确要求严格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和《关于规范“银行”字样使用有关事项的通知》等政策法规,规范社会组织等在名称中使用“银行”字样。

  根据要求,2023年10月,某省民政厅利用业务管理信息系统进行全面排查。结果显示,全省各级社会组织登记管理机关登记的社会组织名称中使用“银行”字样的共有30家,其中22家组织为“银行业协会”,不违反有关规定。使用“时间银行”“道德银行”“爱心储蓄银行”等字样的社会组织共有8家。该省民政厅主动指导地方民政部门,通过政策解释、督促指导、耐心服务,与行政审批部门通力配合、密切协作,引导8家社会组织顺利完成名称变更。

  社会组织名称不规范问题时有发生,究其原因在于部分社会组织登记管理机关工作人员对社会组织名称的规范性、完整性和名实一致性审查把关不严。有些社会组织在名称上擦边党政机关、知名企业名称,故意混淆视听、误导公众,并借用不规范名称开展各类违法违规的营利性活动。

  对此,社会公众要擦亮眼睛、仔细辨别,警惕擦边党政机关、知名企业名称的社会组织开展的违法违规营利性活动,避免上当受骗,造成经济和名誉受损。

关闭窗口

扫描关注
广东省民政厅

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