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版 简繁转换 English

搜索热词: 婚姻登记 低保 养老 收养

当前位置:首页 - 民政资讯 - 理论研究

从养老金的第三支柱看银发金融前景

2024-02-04 14:29:03 来源:中国社会报 阅读次数:0
浏览字号
打印页面

曹知立   李于于   方静怡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明确提出“丰富发展养老金融产品,丰富个人养老金产品,推进专属商业养老保险发展”。响应国家号召,寿险公司应发挥积极作用,促进银发经济发展壮大。

  国际上普遍选择国家、单位、个人养老责任共担的三支柱养老金体系。在我国,第一支柱为基本养老保险,第二支柱即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第三支柱包括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和商业养老保险。美好的长寿生活,需要充足的财富准备,寿险公司应抓住长寿时代下养老筹资机遇,充分发挥养老金第三支柱作用,通过高质量产品和服务供给满足老年人多层次多样化的需求,比如泰康保险集团基于长寿时代人们对健康、养老与财富需求的深刻洞察,提出了行业转型方向,即“新寿险”,就是把实体的医养康宁服务与传统寿险结合,打造支付、服务和投资三端协同。也就是说,在承接长寿时代医养康宁支付需求的同时,还给人们带来了真真切切的保障服务体验,从而形成了寿险业在金融业的比较优势。这就是银发金融的新亮点。

◆ 银发金融具备潜力也面临挑战

  我国已建立起由政府、企业和个人三方责任共担的养老筹资体系。第三支柱是个人为养老支出进行筹资,包含了个人养老金和个人商业养老金融两部分。个人养老金是指政府政策支持、个人自愿参加、市场化运营的补充养老金制度,可享受税收优惠。个人商业养老金融是指居民自发的养老储备,包含可用于养老支出的存款、保险等产品,一般不享受税收优惠。

  我国养老筹资体系发展不平衡。目前,第一支柱承担了主要保障责任,覆盖了近十亿人。2022年,第一支柱占我国养老筹资体系近2/3,但其支出压力日益加大。第二支柱在筹资体系中占比约为1/3,覆盖近7200万人,对就业人员的覆盖率较有限。受限于中小企业建立企业年金的动力不足,第二支柱目前整体发展速度趋缓。第三支柱中的个人养老金处于起步阶段,短期内对养老保障的支撑并不充足。

  目前,个人养老金潜在受益人群有限,主要为缴纳个税的1亿人。考虑到我国当前个人养老金方面缴费水平较低,短期内其对养老筹资作用较为有限。据笔者测算,若要保持退休后的消费水平,仅依靠第一、二支柱及个人养老金支持,会有38%的资金缺口。未来,第三支柱尤其是商业养老金融将蕴藏巨大的发展潜力。

◆ 第三支柱要勇担重任

  与美国经验不同,在未来我国以个人端为主的养老筹资体系下,寿险公司具备发展优势。美国第二支柱发达,养老筹资以企业端渠道为主,天然服务个人端的保险公司逐步丧失了优势。而我国第三支柱具有巨大潜力,寿险公司拥有广泛的销售网络和代理人队伍,能深入客户群体,与客户建立长期关系。同时,保险产品符合我国居民低风险偏好。我国权益市场财富效应不稳定,保险与股票、基金等相比,能提供更稳定的回报。

  “保险+医养”的商业模式可以满足多层次养老需求,增进老年人福祉。如果说理财、基金等产品在养老上侧重金融规划,保险则可通过链接入住养老社区,为客户提供一站式享老方案。借鉴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个人退休后养老需求可分为三个层次:基本生活、品质生活以及梦想生活。寿险公司“保险+医养”的商业模式通过“年金+账户+养老社区”满足了三个层次的养老需求。首先,年金在退休后提供稳定现金流,满足衣食住行等基本生活需求。其次,入住品质养老社区享受细致舒心的养老照护服务,能满足品质生活需求。最后,保险万能账户提供实现更高收益的可能,助力满足精神层面梦想生活需求。

  长寿时代下,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是发展养老金融的必然要求。寿险公司应积极挑起养老筹资重担,抓住高质量发展机遇。采取“保险+医养”方式,打造最佳最优的筹资模式和一站式高品质医养康宁服务,这不仅会增强寿险业的民生属性,也贴合人们对养老和健康的刚性需求。拥抱长寿时代,寿险公司要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真正成为大健康、大民生和大幸福工程的核心骨干企业。

  (作者单位:泰康保险集团泰康长寿时代研究院)


关闭窗口

扫描关注
广东省民政厅

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