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版 简繁转换 English

搜索热词: 婚姻登记 低保 养老 收养

当前位置:首页 - 民政资讯 - 理论研究

办好老年大学 发展老年教育 服务银发经济

2024-02-04 14:27:42 来源:中国社会报 阅读次数:0
浏览字号
打印页面

吕德义

  《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强调丰富老年文体服务,并对充分发挥老年大学作用提出具体要求。老年教育作为我国教育事业和老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满足老年人精神文化需求和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的重要途径,要求我们聚焦系统办学、教育教学、线上平台、老有所为等工作,努力把老年大学建成思想引领的高地、文化养老的福地、服务社会的基地、激活银发经济的阵地。笔者长期深耕老年教育领域,以山东省办学经历,谈一谈对发展老年教育、服务银发经济的几点认识。

构建系统办学体系

满足老年人多层次多样化需求

  贯彻落实《关于推进新时代全省老年大学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山东省发挥组织部门领导、老干部工作部门主管主办、政府支持保障、社会力量参与的体制机制优势,完善省、市、县、乡、村五级办学网络。提升农村养老服务,持续推进分层次办学和错位发展,深化与机关事业单位、高等院校、养老机构等交流合作,引导更多社会力量参与办学,建好“家门口的老年大学”,让老年人“打开家门,走进校门”。目前,山东省共建有各级各类老年大学(学校)5358所,其中市级老年大学16所、县级老年大学137所、企业老年大学7所、乡镇(街道)老年大学851所、村(社区)老年学校4346所,在校学员达到60.74万人,更好满足了老年人多层次多样化需求,老年教育体系日趋完善。

构建教育教学体系

撬动银发经济新杠杆

  在老龄社会背景下,老年人是消费的重要力量,也是创造的重要力量。老年大学要引导、鼓励老年人消费,也要推进老年人创业,为社会提供物质、精神财富。山东积极开展老年大学标准化、一体化建设,深入分析老年人生理特点和消费心理,规范形成养生保健类、生活应用类、信息技术类等6大类、16个专业、117门课程教学大纲,为老年人更高层次的社会互动、个人追求、创业就业提供保障,帮助老年人实现自我价值、充实晚年生活。拓展旅游服务业态,丰富“第四课堂”,探索学养结合路径,促进医、学、养融合,打造游学线路6条,指导开展游学300余次,参与学员1万余人次,“体验+学习+康养”的新业态让老年人动起来,帮助老年人重新融入社会,深挖养老消费潜力,成为撬动银发经济新杠杆。

构建线上平台体系

帮助老年人跨越智能鸿沟

  信息时代,老年人的数字生活和信息服务需求日益旺盛,让老年人“触网”更舒心,是畅通老年人消费渠道,营造良好养老消费环境,推动银发经济发展的重要前提。山东省加大老年教育领域数字新基建,积极推进“互联网+老年教育”,实施数字适老化能力提升工程,构建集远程教育网、电视云课堂、直播大课堂于一体的“手机—电脑—电视”立体化远程老年教育平台,建设老年人专属移动学习平台——“乐龄学堂”APP,送教到镇街、到农村、到养老院,“没有围墙的老年大学”让更多老年人就近就地圆“老年大学梦”,帮助老年人融入智能生活圈、乐享智慧养老。平台年学习人次超3000万,各级各类教学点达5000余个,覆盖全省16地市和95%的县级行政区,实现了由线下办学到线下、线上融合办学的转变。

构建老有所为体系

充分挖掘人才潜在价值

  老年大学不但要增进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而且要促进老有所为、老有作为。老年人积累了丰富的专业知识、经验和技能,是值得挖掘的“银发人才”富矿,老年大学通过调整专业设置、课程类别,激发老年人动力、活力、能力,开发老年人力资源。建立老年人才库,搭建老年人信息服务平台,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引导老年人在基层治理、移风易俗、公益慈善等方面发挥作用,让他们有更多获得感、成就感。建立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开展传统文化面对面、家风家训进校园、红色故事进课堂等活动,累计在中小学和养老机构建立传统文化教学基地、“学乐为”志愿服务基地25个,经常参加志愿服务活动的“五老”学员达2000多人,实现服务老年人益寿益智学习到“学乐为”贯通。全省151所老年大学成立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建立志愿者服务基地586个、学员志愿者服务队641个,有志愿者近7万人,服务青少年、老党员、社区老年人等126万人次。

  (作者系山东省委老干部局副局长兼山东老年大学校长)


关闭窗口

扫描关注
广东省民政厅

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