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殡葬服务中心新塘公墓生命文化展厅。
近年来,广东省广州市殡葬服务中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积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生命教育普及,营造和谐、绿色、生态的文明殡葬新风尚。
一廊一厅,弘扬文明新风
2024年,该中心积极深化殡葬服务创新,深挖殡葬文化内涵,先后建成了银河园区风雨文化连廊和新塘公墓生命文化展厅。银河园风雨文化连廊打造了“情暖银河园”“时空崇礼祭”“诗情怀古今”“天伦传孝道”“精神永流传”“本色鉴初心”六大文化主题板块,通过展示广州殡葬历史、祭礼演变,大力宣传殡葬改革,传播文化知识,弘扬文明新风;通过古典诗词、孝道故事、英雄事迹,激发大家对生命的感悟,引发公众对人生意义和生命价值的思考。
新塘公墓生命文化展厅设有六大主题,采用实物展示、多媒体演示以及模拟场景等多种方式,全面展示中国墓葬文化发展历程、岭南墓葬文化的特色风俗,启发公众对“向死而生”的生命思考,进而正确认识生命、感悟生命、敬畏生命、珍爱生命。
科技赋能,活化传统文化
2021年清明节前夕,广州市殡葬服务中心上线殡葬主题的公益类数字博物馆——广州殡葬博物馆。该博物馆通过线上展厅和线下VR体验馆,利用音频讲解、实景模拟、立体展现等数字化手段,展示了自西汉以来广州殡葬文化的发展演变,包括殡葬理念、礼仪制度、葬式葬法等内容。这种“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让更多人能便捷地了解殡葬文化。
自该馆正式开馆以来,年均浏览量近30万次,而且作为民政科普进社区项目,受到广泛关注。
展示形象,打造特色阵地
2024年清明节前,在广州市殡仪馆公众开放日活动上,十多位市民“零距离”感受了广州市殡仪馆的一线工作环境,参观了“生命最后一站”。“原来追思会不一定都是悲伤的。”刘小姐是一名老师,在她看来,追思会也能够向生者传递认真生活的理念。她表示,希望能将参加这次开放日的体验融入日后的课程当中,为孩子们做好生命教育。
多年来,广州市殡葬服务中心将“殡仪馆公众开放日”活动作为生命教育阵地,引导市民树立科学生死观,推动慈孝文化及厚养礼葬的本土化传播,让公众特别是“一老一小”群体认识、感悟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尊重和珍爱生命。
搭建平台,探索生命教育
该中心积极搭建生命教育平台,在下属三大园区分别建立了“银河暖阳”志愿服务驿站,并联合团市委和高校共建生命教育实践基地,激励学生参与文明祭扫志愿服务、遗体捐献缅怀纪念、墓园参观等实践活动,传承与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2024年清明节、重阳节期间,该中心又组织和招募了来自外单位的322名党员以及团员青年志愿者、700人次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倡导科学、文明、安全祭扫,助推形成敬佑生命、孝老爱亲、厚养礼葬等殡葬新风尚。
扫描关注
广东省民政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