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爱情背后隐藏着精神病史的秘密,当怀孕的喜悦裹挟着坦诚的恐惧,婚姻的起跑线该如何跨越?在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民政局婚姻登记处,由广州市荔湾区逢源人家服务中心运营的“美‘荔’家缘”婚姻家庭公益项目辅导室里,一场关乎婚姻能否顺利缔结的婚前辅导正在进行。
于某是家中独女,与男友蓝某相恋两年,2024年蓝某向其表达结婚意愿。求婚的惊喜还未消化,于某却因一个隐瞒了两年的秘密彻夜难眠——她曾被诊断患有精神疾病。“我害怕我跟他坦白了,他就会离开我,但我担心他日后发现了会更生气……”于某表示,最近她发现自己已经怀有身孕,这让她更加犯难了。
约翰·戈德曼在《幸福的婚姻》一书中介绍了婚姻幸福的7个经典法则,包括完善爱情地图、表达喜爱和赞美、彼此靠近、让配偶影响自己、解决可解决的问题、化解僵局和创造共同意义。婚姻需要经营,尊重和理解是维系婚姻幸福的关键。了解到于某的担忧后,社工设计了“三步坦诚法”:先通过“完善爱情地图”测试感情基础,再利用“利弊分析表”量化隐瞒风险的后果,最后以情景模拟预演对话。
“在你眼中,男友有哪些优点?”“你们平常是如何沟通的呢?”经过社工的引导与澄清,于某发现自己和蓝某的感情稳定,且过往病史对未来生活的影响微乎其微。由于于某对两性关系缺乏足够的信任基础,担心病史曝光会影响感情,社工协助其梳理当下境况及不同选择可能会面临的后果,并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事例证明两人确有坚实的信任基础。社工还向于某普及民法典中关于婚姻自主权的规定,强调知情同意与健康告知义务的重要性,建议于某在适当时机坦诚相告,以维护双方权益。
在社工的劝导下,于某终于下定决心,向蓝某坦白自己的患病情况。社工通过情景模拟的方式协助于某掌握沟通的方法和技巧,使她在与蓝某交流时能更有效地表达自己的担忧和期望,同时也培养其应对两性矛盾的技巧。当扮演蓝某的社工说出“我需要时间消化”时,于某本能地颤抖。而在真实沟通中,蓝某却握紧她的手:“谢谢你愿意赌上被抛弃的风险选择信任。以后每年,我都会陪你去复查。”
随后的几次辅导,蓝某都会陪同于某一起参与。社工邀请两人共同规划未来生活蓝图,包括就业、育儿计划、家庭分工等,帮助他们在共同目标中找到契合点,让他们在互动中增进对彼此的了解,增强信任感和责任感,从而缓解因现实问题带来的焦虑。社工也单独与蓝某进行了面谈,再次确认两人关系的稳定性,并对双方的沟通模式进行指导,帮助其迅速适应婚后生活。
在现实婚姻场景中,经常会遇到诸如此类的“坦诚困境”——当隐私遭遇婚姻诚信,专业辅导能架起理性与情感的桥梁。在婚前辅导中,社工既要避免过度干预隐私,又需确保婚姻缔结的诚信基础。通过情景模拟、角色扮演等方式,可将抽象的法律条文转化为通俗易懂的生活场景,不仅维护了服务对象的合法权益,也为类似案例提供了“合规且共情”的解决范式。尽管本个案通过短期密集的辅导取得成效,但婚姻维系需长期支持。项目通过工作坊、游戏、讲座等方式,将服务延伸至婚后各阶段,面向新婚夫妇、已婚夫妇、拟离婚夫妇提供婚姻家庭辅导服务,实现从“婚姻急救站”到“婚姻健康管家”的进阶。
当社工再见到于某时,她的小腹已微微隆起。社工为夫妻二人定制了“新手父母预备课”,包括产后心理调适、育儿分工沙盘等课程。“我们的孩子将出生在充满勇气和理解的家庭,这就是最好的胎教。”于某说道。
(作者单位: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逢源人家服务中心)
扫描关注
广东省民政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