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版 简繁转换 English

搜索热词: 婚姻登记 低保 养老 收养

当前位置:首页 - 民政资讯 - 理论研究

完善政策机制 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

2025-05-13 16:12:59 来源:中国社会报 阅读次数:0
浏览字号
打印页面

李志宏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完善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政策机制”,2025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对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发展作出如是要求。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是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的“双翼”。笔者以为,促进“双翼齐飞”,需要从以下三项政策机制发力。

  完善发展养老事业的政府主导政策机制。首先,政府要履行好推进养老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各项职责。从工作实践看,政府的主导作用体现在制定老龄法规政策、出台事业规划、健全完善老年民生保障制度、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实施行业监管、夯实支持养老事业发展的各项要素支撑等方面。完善这些领域的政策机制,应成为今后养老事业改革发展的重要着力点。其次,政府要负责提供养老领域的纯公共产品和准公共产品,具体表现为提供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养老服务和产品。为扩大这些服务和产品的供给,今后需要着力完善需求评估、资金筹集、生产安排、监督管理、效果评估等服务和产品供给的全流程机制。在此过程中,完善老年人能力综合评估制度,确保需求评估的精准性;完善基本养老服务清单制度,确保政府和市场职责边界清晰;建立常住地基本养老服务供给机制,推动养老服务随人走;建立促进普惠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机制,大力发展价格可负担、质量有保障、运营可持续的普惠养老服务,这些都应成为当前完善发展养老事业政策机制的重点任务。

  完善发展养老产业的市场政策机制。老年人个性化、高品质的养老需求主要依靠养老产业发展来满足。近年来,我国养老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供给日益丰富,但仍面临供给主体不够多元、市场潜力尚未充分释放等问题。今后要以有为政府促进形成有效市场,关键在于维护市场、弥补市场、发展市场、赋能市场。应按照“深 化 改 革、放 开 市 场”的要求,引导各类市场主体按照市场化原则积极参与养老产业发展。强化对养老产业关键细分领域市场主体的支持,通过示范引领、鼓励合并收购等方式,加快培育一批养老产业综合体及龙头企业、链主企业;引导中小微企业找准在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中的定位,走出一条专业化、精细化的发展道路。要着力破解阻碍养老产业生产要素市场化配置和商品流通的堵点,加快形成高效规范、公平竞争的养老产业统一大市场。坚持竞争中性原则,加强公平竞争审查,全面清理在政府采购、标准制定、资金补助、产业政策、科技政策、资质许可、注册登记、上市融资等方面内资与外资、国企和民企不一致的政策措施。此外,市场机制的核心是价格机制。要深化养老服务领域价格形成机制改革,综合考虑服务机构实际成本、政府补助、当地收入水平、群众承受能力、市场供求状况、服务机构性质等因素,健全完善兜底保障型和普惠支持型养老服务价格形成机制。

  完善推动养老事业和产业协同发展的政策机制。要加快健全老年人基本医疗、基本照护等社会保障制度,发挥好这些保障制度的“战略性购买”作用,形成推动养老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劲购买力。差异是协同的前提和基础。要根据服务对象的收入水平、生活自理能力和家庭支持情况建立差异化的养老服务供给机制,提供兜底保障型、普惠支持型、完全市场型养老服务,并相应调整完善现行扶持和监管政策,实现分类扶持、分类监管。要改革基本养老服务提供方式,综合运用政府直接提供、委托私人部门提供、政府和市场混合提供等方式提供基本养老服务。完善政府购买养老服务机制,将政府购买养老服务的范围和内容确定为基本养老服务和老年人的刚需项目,特别是困难失能老年人的照护服务。

  [作者系中国老龄协会事业发展部(国际部)主任]


关闭窗口

扫描关注
广东省民政厅

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