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版 简繁转换 English

搜索热词: 婚姻登记 低保 养老 收养

当前位置:首页 - 民政资讯 - 理论研究

扩大普惠养老服务需关注四个方面

2025-05-13 16:13:16 来源:中国社会报 阅读次数:0
浏览字号
打印页面

  王莉莉

  2025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大力发展银发经济”“扩大普惠养老服务”等。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人民群众对生活照料、康复护理等养老服务需求日益迫切,提供方便可及、价格可负担、质量有保障的普惠养老服务,不仅能够有效回应老有所养的民生期许,也是促进银发经济发展的要求。笔者认为,扩大普惠养老服务,需要关注以下四个方面。

  发挥不同经营主体作用。普惠养老服务需要发挥政府、企业、社会、家庭、个人等各个主体的优势作用,特别是企业的经营主体作用。尤其是一些具备健康、康养服务资源的大型央企、国企,可以充分发挥原有产业优势,拓展服务领域,打造专业化、连锁化、品牌化的养老服务机构,探索在更大范围内扩大普惠养老服务的经营模式。对于在养老服务市场上已经具有一定规模和知名度的民营企业,可以充分发挥其机制灵活、水平专业、队伍整齐的优势,聚焦绝大多数中等收入家庭的养老照护需求,探索成本可控、方便可及、长期持久的服务供给模式。

  推进城乡协调融合发展。与城市老年人相比,农村老年人留守现象普遍,且存在经济收入和医疗保障水平较低,公共服务设施和养老服务资源不足等问题,农村老年人的长期照护问题不断凸显。在扩大普惠养老服务的过程中,需要结合广大农村地区的具体情况和农村老年人的实际需求,特别是老年助餐、长期照护、文化娱乐等方面的突出需求,加大普惠服务供给。一是通过新建、改扩建、资源整合等方式,进一步提升农村养老服务的基础设施水平。二是通过政策支持、税费减免、专项补贴、公建民营等措施,鼓励、支持社会力量进入农村养老服务市场。三是充分发挥农村村集体、老年人协会、家庭小微养老机构等的作用,探索符合农村社会文化、生活习惯、人际网络的养老服务新模式。

  发挥机构专业支撑作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养老服务改革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优化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专业支撑、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供给格局。在扩大普惠养老服务的过程中,需要继续夯实机构的专业支撑作用。一要进一步提高机构的专业能力,特别是提高失能失智照护服务水平。二要继续完善机构养老服务的标准、规范,发挥对普惠养老服务的带动与推动作用。三要进一步发挥机构对社区养老服务的辐射、支撑作用,健全基层普惠养老服务网络,强化服务输送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不断释放银发消费潜力。养老服务市场的繁荣发展,必须要有持续释放的消费需求。因此,进一步释放银发消费潜力,无论对于发展银发经济,还是激活普惠养老服务市场,都非常重要。一要继续细化、优化养老服务供给,比如长期照护服务市场细分、服务品控、模式创新等。二要不断释放老年人特别是低龄老年人的消费潜力,尤其是在保健养生、休闲娱乐、旅游旅居、老年教育等方面的消费潜力。三要进一步拓宽养老服务和产品的消费场景,通过消费券等形式进一步激发老年人及其家庭的消费潜力。

  (作者系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老龄经济与产业研究所研究员)


关闭窗口

扫描关注
广东省民政厅

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