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社会组织综合信息服务平台logo
当前位置 首页  >   社会组织风采

广东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把希望工程全面融入发展大局

  广东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自1994年成立以来,时刻牢记助学育人、为党育人的使命,把希望工程事业全面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不断提升青基会内部治理水平,持续为广大青少年健康成长提供新助力、播种新希望。



【发展成就】

为超过91万山区学生提供乡村教育振兴服务


  青基会成立28年来,累计捐赠收入13.93亿元,资助困境学生22.9万名,援建希望小学890所,捐建“幸福厨房”和“希望厨房”464间,艺术教室100间,希望运动场77个,实施重疾救助1603人次,连续举办12届“南粤会亲”活动,选派4262人次志愿者到粤东西北1670所乡村学校提供支教服务,累计为超过91万山区学生提供有质量的乡村教育振兴服务。


  在2020年新冠疫情暴发期间,青基会支部全体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于大年初一主动返岗投身疫情防控,动员超32万人次参与捐赠,筹资2152.87万元、筹物逾4718万元。


  为服务好更多青少年成长发展,青基会升级打造“助学兴教、健康守护、素质提升、紧急救助、铸魂育人”五大公益项目体系,从深挖掘并满足新时代青少年所需。每年开展至少一项服务对象、合作对象等深调研,依托各级团委及“希望乡村教师计划”公益项目建立“三级调研数据库”,更新对利益相关者的现状及问题了解。充分运用“互联网+”,在12家公开募捐信息平台上线361个筹款项目,开通7个“月捐”项目,让公众随手参与“指尖公益”。整合盘活资源,通过“粤省事”微信小程序,联合多家平台、机构和医院创新实施“广东省青少年大病救助工程”,为355人次青少年患者筹集2291.79万元“救命钱”。


  按照《广东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章程》,青基会构建体系完备、严谨规范、开放包容的法人治理结构,4个部门20位工作人员各司其职,做细做深青少年服务。理事具有广泛代表性,监事具有领域专业性,秘书处人员多层次跨专业,组建“广东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志愿服务队,凝聚了一批有爱心、有能力的青少年志愿服务队伍。


  青基会坚持科学化、规范化的工作模式,不断修订完善内部70余项制度,建立健全诚信自律的监管体系,保持每年年检均为合格的记录,连续多次获评“全国先进社会组织”以及5A级全省性基金会。


优秀案例】

“希望乡村教师计划”助力乡村振兴


  为引导青年投身农村基层,共青团广东省委员会联合广东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在原有大学生志愿服务山区工作(山区计划)基础上,于2015年正式启动“希望乡村教师计划”,招募优秀大学毕业生志愿者、社会爱心人士走进粤东西北地区乡村薄弱学校,开展1-3年的支教志愿服务。


  “希望乡村教师计划”实施六年来,累计选派4262人次志愿者为粤东西北地区12个地市1670所乡村学校提供逾281.2万节精品课程,惠及超54万山区学生。

  

  项目坚持通过地方推荐、省级考察的方式确定支教学校,确保聚焦最偏远、最薄弱且确实招不到老师的学校,避免对地方正常教师招聘工作造成冲击影响。目前494所支教学校 (教学点)全部位于粤东西北偏远山区,如支教点之一的大埔县横溪岩上中学地处粤闽边界海拔1000米的深山之中,是县内最边远偏僻的山区中学,多年招聘不到教师。


  为保证师资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项目采取每批志愿者服务1至3年的“长周期”接力轮换机制,有力支援了偏远地区的乡村教育,使一些濒临关闭的乡村小学重新焕发活力。如湛江市麻章区赤岭小学洋水岭校区在支教老师到校前仅有七个年级共5名在编老师,4名支教老师来了之后,他们不仅给孩子们开展音体美、性教育、阅读教育等素养课程,还带孩子们走出乡村参加各类省级比赛。


  项目以规范有序的支教培训管理保证支教质量,入选志愿者上岗前需接受4至5周的专业培训,教学期间持续提供线上远程培训和线下分区域交流学习活动,项目负责人和专家定期对支教学校进行探访指导。如在潮州市饶平县联饶镇下寨小学支教的许锐锋老师把所带的4名毕业班学生送上县重点中学,是该校建校以来第一次有学生考上重点初中。


  近年来,项目共走进国内100多所高校开展近千场宣讲分享活动,上万名大学生踊跃报名参加支教,历年入选的志愿者中有23.5%来自985、211及“双一流”重点高校, 其中相当部分为海归毕业生。


  “希望乡村教师计划”带动大学生在实践中了解国情省情,在助人自助中成长发展,并引导志愿者挖掘乡村基层需求,开展小而美的公益项目,让更多青年人关注乡村教育和公益领域,累计帮扶留守儿童十万人次。


  项目开展以来,近千名已结束支教的志愿者中逾50%志愿者选择留在基层工作,共同推动乡村振兴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