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版 简繁转换 English

搜索热词: 婚姻登记 低保 养老 收养

当前位置:首页 - 民政资讯 - 全国民政

扎实办好民政职业大学 全力服务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

2025-02-17 09:04:16 来源:中国社会报 阅读次数:0
浏览字号
打印页面

民政职业大学党委书记   邹文开

  “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习近平总书记对民政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彰显了深厚的为民情怀,也体现了对民政事业发展的殷切期望。作为民政部唯一直属高校、我国民政领域第一所本科层次高等院校,民政职业大学要牢记总书记的殷殷嘱托,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坚持立足民政、服务社会,与民政事业同频共振、同向同行,切实增强办学的责任感、使命感,为推动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助力赋能。

发挥办学优势

服务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着力推进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人口老龄化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面临的重大现实问题。积极有效地应对人口老龄化关乎国家长治久安、关乎千家万户幸福、关乎经济社会发展。民政职业大学要切实发挥自身在养老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方面积淀的特色和优势,落实落细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

  一是加强养老服务人才培养。养老服务人才是开展养老服务的重要基础,培养造就一支素质优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的养老服务人才队伍是落实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的重要举措。要持续深化养老服务人才培养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提升养老服务从业人员专业技能和管理服务水平,拓宽养老服务人才的专业化、职业化发展路径,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投入到养老服务领域。

  二是推动银发经济发展。银发经济涉及面广、产业链长、业态多元,蕴含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巨大的发展潜力,发展前景具有确定性、稳定性。目前,银发经济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要顺应银发经济发展的趋势,对接产业优化相关专业布局,增强对产业急需人才的供给能力,充分发挥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的“耦合”作用。同时,要大力弘扬尊老、敬老、爱老的社会风尚,支持老年人发挥余热,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乐”和“老有所为”有效结合。

  三是加强养老领域研究。当前,随着老年人多元化、多层次的养老需求越来越旺盛,对养老服务领域科技创新的要求也越来越迫切,老年用品研发和供应还需向个性化、智能化、精准化方向持续拓展。要畅通民政领域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盘活人才和智力资源,促进养老领域科研成果转化与应用,推动养老服务体系化建设、创新性发展,切实提升养老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优化办学意识

服务民政事业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着力提升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事务、社会治理工作水平。民政职业大学应有“躬身入局、挺膺担当”的自觉意识,深刻认识和把握民政事业发展规律、特点和形势,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效果导向,增强服务民政事业发展的大局观念,提高办学的预见性、前瞻性。

  一是增强创新意识,积极应对挑战。新时代新征程,民政工作面临新机遇和新挑战。民政工作对象的覆盖面和服务供给的范围规模不断拓展,专业服务的复杂性、资源配置的多元性、运行过程的规范性等特点日益凸显,推动民政行业理念变革、实践创新、科技创新显得愈加迫切。这些挑战是传统民政向现代民政转型的必答题,也对民政行业从业人员的岗位能力、综合能力、跨界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打开新思路、谋划新举措、探索新方法,以应对新的形势和挑战。

  二是增强改革意识,解决存在问题。当前,民政领域政策制度有待进一步健全,社会救助、养老服务等领域的立法进程亟待加快;民政服务设施尚不能完全适应当前服务需要,有待进一步完善;民政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供给在量与质两个维度都存在较为突出的矛盾。要着力破除当前民政事业发展的难题,增强服务供给的可及性、精准性、公平性,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专业化、信息化的民生服务需求。

  三是增强协同意识,凝聚强大合力。民政工作虽然千头万绪,但都体现着党和国家爱民之心、亲民之情、为民之意,可以通过协调内在的资源、联动外部的资源释放更大的整体效应,促进民政工作整体实现更好地运转。要进一步增强“一盘棋”意识,协同完善相互配合的政策制度体系、服务保障体系、监督管理体系、社会参与体系,推进民政领域教育科研资源联动共享,积极发挥政行企校的协同作用,为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凝聚更加强大的合力。

提升办学实力

锻造民政领域的生力军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人民群众对高质量民政的期待日益增长。民政职业大学要切实锻长板、补短板、增动力,努力开辟学校本科层次办学的新境界,为民政事业发展筑牢人才支撑、智力支持,切实助力增进民生福祉。

  一是在立德树人上下功夫。紧扣“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教育的根本问题,加快推进思政课程改革,不断提高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吸引力,使思政课更有温度和效度。通过“思政+文化”“课堂+社会”“理论+实践”多维发力,加强学生职业素养培养,教育引导学生立报国强国大志向、做挺膺担当奋斗者。

  二是在推动民政事业和产业上下功夫。积极整合优质的养老服务教育和产业资源,培养银发经济技术技能人才,制定养老服务标准,研发适老产品,助力壮大银发经济。进一步健全“育训评赛”一体化的民政人才培养体系,推进民政职业技能评价体系建设,不断促进民政人才专业化发展。着眼民政领域标准的薄弱环节、空白地带,对标国际先进水平,科学研制紧缺标准,推动提高民政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水平。

  三是在强化科研上下功夫。大力推进科教融汇,主动适应新质生产力要求,围绕民政领域重大需求与行业发展前沿,强化对民政政策理论、民政科技、民政经济的研究,建设高水平民政智库,增强决策咨询能力。积极探索和引入新技术、新方法和新理念,打通从研发到成果转化的链条,推动民政领域相关产业技术、产品、服务和应用协调发展,使民政服务更加高效、智能和精准。

  四是在激发潜力上下功夫。优化双校区定位和布局,盘活办学资源,提高整体办学效能。坚持以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加大高层次师资、高水平管理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力度,着力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加快国际化办学步伐,扩大师生国际视野,提高跨文化交流能力、国际科技创新合作水平,拓展民政领域国际交流合作的新领域。

  五是在全面深化改革上下功夫。聚焦民政领域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发展需求,构建民政特色凸显、民政专业种类齐全的学科专业体系,推动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打造民政职业教育新生态。锚定示范性的办学定位,对标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标准和要求,构建与办学相适应的体制机制,进一步增强发展的活力。

  六是在加强党建上下功夫。进一步强化学校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切实履行管党治党、办学治校的主体责任。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严格执行“三重一大”决策制度。选优配强基层党组织书记,建设“四强”党支部。加强党建品牌建设,创新党建工作,不断增强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


关闭窗口

扫描关注
广东省民政厅

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