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版 简繁转换 English

搜索热词: 婚姻登记 低保 养老 收养

当前位置:首页 - 民政资讯 - 全国民政

中国访谈丨理想的中国式养老服务体系是什么样的?

2025-01-20 10:32:21 来源:中国网 阅读次数:0
浏览字号
打印页面

       近年来,老龄化问题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如何更好地保障老有所养,成为老百姓关注的焦点。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养老服务改革发展的意见》发布,这是首个从党中央、国务院层面发布的关于养老服务工作的纲领性政策文件。如何抓住当前这个 重要窗口期,做好更加充分系统的应对准备?深化养老服务改革发展有哪些重点工作要做?如何保障这些政策真正地落地见效?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健康学院院长、老年学研究所所长杜鹏进行了解答。

q.jpg

图为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健康学院院长、老年学研究所所长杜鹏 摄影/刘桢珂


  中国网:杜教授您好,欢迎您做客中国网中国访谈。

  杜鹏:您好,网友们好。

  中国网:养老问题事关亿万百姓的福祉,如何让老百姓的晚年“多喜乐、长安宁”是民生工作的重点,同样也是难点。《意见》包含了深化养老服务改革发展一揽子政策,看完之后您有怎样的感受?有哪些亮点值得关注?

  杜鹏:首先,《意见》为2035年中国式养老体系设定了方向性的指引,这是党中央、国务院首次专门针对养老服务发布的纲领性文件。该文件为我们展示了中国进入超老龄社会时,养老服务体系的发展蓝图和远景目标,描绘了未来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方向。

  其次,《意见》在完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网络方面提出了明确规划,强调了构建三级的服务网络。

  《意见》指出了养老服务发展的主要方向,即提质、扩容、增效,这标志着从满足基本需求转向追求服务品质的提升,与全面深化改革和高质量发展的总体方针紧密相连。特别是,《意见》将工作重点放在失能老人这一关键人群上,明确了要以他们为核心来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这也是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问题之一。   

  中国网:当下,我国正在经历一场规模大、持续时间长的老龄化进程,在这个过程中,您认为中国面临最大的挑战或难题是什么?

  杜鹏:首先,从中国人口老龄化的特点来看,其主要表现为发展速度快、规模庞大以及地区间的不平衡。面对这些特征所带来的挑战,首要任务是实现理念上的转变。我们需要将积极老龄观和健康老龄化理念融入到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国家战略中去。随着老年人口数量的增长和高龄化趋势的加剧,他们的需求变得日益突出。因此,必须改变现有的养老服务体系,织密养老服务网络,丰富服务供给,并提高服务质量,以满足不断增长的老年群体的需求。这需要我们从观念上进行转变,主动适应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发展。

  其次,当前仍处于一个应对老龄化的窗口期,在2035年之前,尽管老龄化速度较快,但还未达到顶峰。这意味着我们还有大约十年的时间来准备和调整。在此期间,政策制定者和社会各界应当充分利用这段时间,为即将到来的老龄化高峰做好充分准备。

  第三,建立一个结构合理、功能完备的“四梁八柱”养老服务体系至关重要。这个体系需要更加优化和完善,以便精准对接每位老人的具体需求。

  最后,不同地区之间的差异,尤其是城乡之间的差距非常显著。    

  中国网:《意见》指出要加快健全覆盖城乡的三级养老服务网络,目前的情况是怎样的?

  杜鹏:县级层面:至少设立一个照护服务机构,专门针对失能和半失能老人提供入住服务。这类机构不仅能够为有需要的老年人提供专业的护理和支持,同时也是整个县域养老服务的中心枢纽。

  乡镇层面:乡镇级的服务点更多地扮演服务协调中心的角色,这里同样设有养老院,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一方面,它们可以接收来自村级服务点转介而来的老人,并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是否将部分老人转介至县级照护机构;另一方面,乡镇级服务中心负责指导村级养老服务站点的工作,包括人员培训、信息收集和技术支持等方面,确保基层养老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村级层面:作为最基层的服务节点,村庄中的服务点直接面对当地老年人群,提供贴近生活的日常照顾和支持。

  在城市的城区,设立多个养老服务指导中心,这些中心不仅为周边社区的老年人提供专业的入住服务,同时也致力于推动居家养老服务的发展。通过这种方式,越来越多的老人能够实现高质量的居家养老。


 

  中国网:《意见》还提出要贯通协调居家、社区、机构三类的养老服务形态,其中居家养老是基础作用,社区养老是依托作用,机构养老是支撑作用,未来贯通协调的方向是什么?您认为符合中国国情主流的养老形态是怎样的?

  杜鹏:我认为比较理想的情况是,能够在专业服务的支撑下尽可能长时间的居家养老。这个“居家”不是说传统意义上的家庭养老,而是有社区里专业的队伍能够上门提供服务,让老人享受到和专业养老机构一样水平的养老服务。现在医疗部门设立的家庭医护医养结合病床,民政部门在家里设立的养老床位,都是在朝着这个方向发展。这就是贯通的、协调的,不是说在家里就得不到专业服务,也不意味着遇到某些困难就一定要住到养老机构里面去,是随着老人的身体状况和服务需求,逐级形成连贯的服务传递、转介。

  中国网:发达国家比我们更早地步入老龄化社会,他们在养老方面的一些政策和举措有没有可以供我们借鉴的地方?

  杜鹏:第一,有立法,法律先行。靠法律去保障老人的权益以及服务提供者的权益,比如日本、韩国有长期照护的法律。    

  第二,制度建设。随着老龄化的发展,需要有相关配套制度,比如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老年人养老服务法律制度。制度是做什么用的?使每个人有明确的预期,知道处于这种状况时能得到什么服务,同时,如果在服务过程中出现了纠纷,知道双方的权责是什么。

  第三,让老年人以及其家属积极参与进来。了解老人的需求非常重要,国外很多老年人群体或民间机构在做比较详细的工作来沟通,使服务更加精准。    

  第四,注重评估。每一项制度、每一项服务推出之后,形成一个闭环,这项支出和投入带来了什么效果,提供的服务是不是帮到了最需要的这部分人。

  第五,数据共享。信息的公开、数据的共享也很重要。

  中国网:农村养老服务的短板,是当下亟需 解决的难题。对此您有哪些建议,如何促进城乡养老服务均衡发展?

  杜鹏:实现城乡均衡发展,肯定要大力提高农村的养老服务水平,因为城乡之间存在差距,城市本身也要不断地扩容、提质、增效,城市发展越快,城乡之间差距也越大。 3亿老人中有1亿是生活在农村,要缩小差距,要更大力地去加快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加快补齐农村养老服务短板,只有用这种方式才能去积极地缩小差距。

  健全养老服务网络,农村要形成更密集的网络,要结合农村的特点合理布局。

  要吸引更多专业的人才来农村从事养老服务工作,需要加大支持力度,提高收入水平,保证服务质量。

  中国网:针对养老服务发展机制不够完善,政府、市场、社会职责定位不够清晰的问题,《意见》提出要构建养老服务事业产业发展的三方协同机制,要保障三方协同机制的顺畅有效,您认为关键的点有哪些?

  杜鹏:关键点在《意见》里也提到了,要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同时发挥市场机制的积极性,以及社会,包括民间机构、家庭、个人的作用。

  以助餐为例,比如这个食堂只对老人开放,可能就要有一些补贴才能支持它的发展,因为老人吃饭比较简单,往往吃得也少,花费也少,盈利也会受到影响。如果社区里不同年龄的人都可以来,客流量也大了,对老人给予一定减免,这样不但老人能够就近得到服务,食堂也可以有更好的运营环境。政府主导给予了政策的支持、资金的补贴,但同时又创造了条件,让市场的机制能发挥积极作用。

  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并不矛盾。大环境靠政府主导,靠政策、靠法治去创造一个好的条件,同时使市场能得到相应的信息和支持,让是市场知道可以在哪些方面发挥作用,积极沿着这个方向去扩展服务范围,最终使得更多的老人从中受益。


  

  中国网:《意见》最后提出了要高度重视养老服务工作,将养老服务体系的建设纳入到经济社会发展和重要的议事日程,在节目最后,对于未来如何让《意见》更好地落地见效,您有哪些建议或期待呢?

  杜鹏:首先,强调党政领导的作用,将养老服务体系的建设视为民生工程的关键部分,确保其规划得到切实执行,并每年进行评估。在中国特有的制度背景下,政府的支持对于解决诸如场地和资金等实际问题尤为关键。例如,在一些农村地区,由于学生人数减少,空置的小学被改造成了农村互助幸福院,集老年食堂、医疗室、村委会办公区以及休闲娱乐设施于一体,既盘活了闲置资源,又满足了老年人的需求。

  其次,应强化信息透明度和资源整合。社区卫生中心每年为老人进行体检,了解老年人的身体状况。如果能将这些数据与基本养老服务清单对接,打破部门之间的信息壁垒,在确保信息安全和个人隐私的前提下,可以更精准地识别和服务有需求的老年人群。

  此外,由于领导层的重视,资金和场地等资源得到了更好的保障。特别是在城市地区,如无锡市的例子表明,通过转换不再使用的教育设施为护理院,能够有效改善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再者,加强基层党组织的作用也至关重要。基层的老党员们对社区情况非常熟悉,他们可以及时发现并回应老年人的需求。民政部推广的“基层党建+养老服务”模式,尤其是在江西的成功经验,展示了这一机制的有效性,它是中国特色的高效模式之一。

  最后,构建信息平台。这个平台不仅要促进数据共享,还要帮助市场主体了解老年人的需求,并让老年人知道哪里能找到可靠的、信誉良好的服务提供商。

  综上所述,《意见》是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大背景下提出的,其目的是实现养老服务的扩容、提质、增效,最终使老人获得更多的可感可及的服务,提高养老质量。

  中国网:国家的政策已经出台,未来希望《意见》的每一条都可以落实的细致,能够落到实处,我们也希望每一位老年人都可以老有所养,安享幸福晚年。

  杜鹏:谢谢!


关闭窗口

扫描关注
广东省民政厅

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