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版 简繁转换 English

搜索热词: 婚姻登记 低保 养老 收养

当前位置:首页 - 民政资讯 - 全国民政

聚焦期盼优服务 改革创新为民生

2024-10-24 11:17:03 来源:中国社会报 阅读次数:0
浏览字号
打印页面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社会事务工作点多面广,与人民群众息息相关,既有对流浪乞讨等各类临时遇困人员、残疾人的民生保障,也有涉及婚丧嫁娶的专项政务服务。近五年来,民政部及各地民政部门以问题为导向,以群众所需所盼为突破口,锐意进取、改革创新,取得显著成效。

  结出“甜蜜果”——让幸福与浪漫长长久久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习近平总书记非常重视婚姻家庭建设,曾在多个场合对婚姻家庭工作提出要求。近年来,民政部大力开展婚姻家庭辅导服务、倡导简约适度婚俗礼仪、传承良好家风家教、做好优秀婚姻家庭文化产品供给,助力婚姻家庭建得更好、筑得更牢。

  2021年6月,经国务院授权同意,7省2市实施内地居民婚姻登记“跨省通办”试点;2023年6月,在前期试点经验基础上,经国务院授权同意,试点地区扩大到21个省份,覆盖全国78.5%的人口,更大程度满足了群众异地办理婚姻登记的需求。截至2024年9月底,全国累计办理婚姻登记“跨省通办”41.6万对。按每人跨省交通、住宿、误工等各类费用5000元和每人跨省用时72小时计算,约能为人民群众节约经济成本41.6亿元,节省时间6000万小时。

  民政部指导各地认真开展婚姻登记历史数据补录、完善、清洗工作,加大与公安、外事、法院等部门之间的数据交换共享力度,稳妥推进婚育户“一件事一次办”工作,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扎实开展高额彩礼、大操大办等婚俗领域突出问题治理,会同相关部门印发文件,配合中宣部等做好“抵制高额彩礼  倡导文明婚俗”集中宣传引导。

  2021年4月和9月,民政部分两批确定32个全国婚俗改革实验区。截至2023年年底,全国已创建各类婚俗改革实验单位1806家,国家、省、市、县、乡五级齐抓共促婚俗改革的局面初步形成。

  民政部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将婚姻登记机关设置在公园等有标志性意义的场所,为当事人提供环境优美、温馨舒适的服务环境,助力乡村振兴和文旅产业发展;支持有条件的地区在婚姻登记机关内部设置婚姻文化墙、婚姻文化廊或婚俗文化馆,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中华优秀传统婚姻家庭文化;鼓励各地通过公益创投、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为群众提供全周期婚姻家庭辅导服务,有效促进当事人婚姻家庭和谐稳定。目前,全国县级以上婚姻登记机关婚姻家庭辅导室覆盖率已超过90%。

  办好“身后事”——让逝有所安、思有所依

  既让每个人有尊严地告别这个世界,又使青山绿水存留人间,一直是殡葬改革的方向。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殡葬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批示,为做好新时代殡葬工作注入了强大动力、提供了根本遵循。

  五年来,民政部在殡葬领域政策创制方面成效显著,联合相关部门先后印发《关于开展殡葬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加强遗体和骨灰规范处置工作的通知》《关于开展全国殡葬领域跨部门综合监管试点工作的通知》《关于深化“放管服”改革进一步规范经营性公墓审批监管工作的通知》等政策文件,新发布国家标准6项、行业标准37项,推动修订《殡葬管理条例》,不断完善殡葬管理相关制度标准。同时,民政部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出台了《“十四五”推进火葬区殡仪馆补空白实施方案》,重点推进县级火葬区的233个殡仪馆“空白点”建设。

  加强殡葬行业监管,推进殡葬服务信息化建设。民政部会同公安部、市场监管总局开展殡葬行业乱象整治,规范殡葬行业市场秩序,印发相关文件加强公墓价格规范管理,在全国确定61个试点地区部署开展殡葬领域跨部门综合监管试点。提升殡葬服务支撑保障能力,修订《殡葬管理服务信息系统数据共享和交换规范》,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国家基础殡葬信息数据库建设的通知》,指导各地加快完善国家基础殡葬信息数据库。

  推行节地生态安葬,引导树立殡葬新风尚。民政部指导各地积极组织开展骨灰海葬、树葬等节地生态安葬活动,推广网络祭扫,积极挖掘和宣传各地殡葬工作好做法、新成效,唱响殡葬改革主旋律,传播殡葬行业正能量。充分发挥殡葬服务机构宣传阵地作用,鼓励指导殡葬服务机构开展“开放日”“服务体验日”等活动,让更多群众了解殡葬行业,体验生命文化教育。

  做好“解忧事”——织密残疾人福利保障网

  习近平总书记始终把残疾人群体的冷暖疾苦放在心上,多次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指示,深刻阐述发展残疾人事业的重要意义,为新时代残疾人福利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

  五年来,民政部积极参与推动民法典、无障碍环境建设法、《“十四五”残疾人保障和发展规划》《国家残疾预防行动计划》《“十四五”残疾人康复服务实施方案(2021—2025年)》等残疾人权益保障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研究起草工作,持续健全残疾人福利制度。

  残疾人两项补贴制度是我国国家层面的残疾人专项福利补贴制度,五年来,残疾人两项补贴制度不断调整完善:两项补贴标准动态调整机制,兼顾残疾人生活保障和长期护理需求;两项补贴“跨省通办”“全程网办”和主动服务,实现了从“人找政策”到“政策找人”的转变;部级数据共享与核对工作机制,提升了补贴发放的精准性。截至2024年9月,残疾人两项补贴惠及1189.4万名困难残疾人和1611.4万名重度残疾人,全国累计受理“全程网办”申请6.8万余人,“跨省通办”申请2908人。

  五年来,民政部不断加快精神卫生福利服务发展,提出每个地级市都拥有一所专门的精神卫生福利机构的任务目标。截至2024年第二季度,全国有精神卫生福利机构141家,床位数达到7.4万张。推动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工作,明确提出到2025年,80%以上的县(市、区)设有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机构或者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委托社会组织开展康复工作,60%以上的居家患者接受社区康复服务的任务目标。部署开展“精康融合行动”,畅通“医”“康”循环,完善资源整合和转介机制,推动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规范发展。截至2024年9月,81.6万精神障碍患者及其家庭成员、563.4万人次受益于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争取中央集中彩票公益金支持社会福利事业资金近1亿元实施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试点项目。

  “人人享有康复服务”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残疾人康复工作提出的明确要求。五年来,民政部推动建立21个部门和单位组成的部际联席会议制度,研究出台产业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税收优惠等政策措施。开展康复辅助器具产业国家综合创新试点和康复辅助器具社区租赁试点,截至2023年年底,试点地区建成康复辅助器具产业园区49个,设立社区租赁服务实体店400余家,服务870万人次。印发《中国康复辅助器具目录(2023年版)》,累计发布193项国家标准、45项行业标准、32项团体标准,进一步推动康复辅助器具产品、服务规范化发展。

  撑起“安全伞”——给临时遇困人员家的温暖

  第十四次全国民政会议以来,民政部进一步发挥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部际联席会议机制作用,明确相关部门职责,形成工作合力,在重点工作环节建机制、压责任、提质量、优服务,给流浪乞讨等各类临时遇困人员家的温暖。

  五年来,救助管理服务水平显著提升,累计救助流浪乞讨等各类临时遇困人员435万人次,每年组织开展“寒冬送温暖”“夏季送清凉”专项救助行动,有效保障了他们的人身安全和基本生活。在街面救助方面,加大部门协同力度,做好重点时段、重点位置、重点人群巡查,指导各地设立临时庇护场所,前移救助关口,方便遇困群众就近就便接受救助;在站内照料方面,将托养在民办机构的人员接回站内或公办福利机构进行照料,有效化解风险隐患;在救助寻亲方面,依托全国救助寻亲网,会同公安机关加强身份甄别与查询,与社会力量积极开展合作,累计帮助7万余名受助人员成功寻亲;在社会参与方面,民政部连续12年组织开展“6·19”全国救助管理机构“开放日”活动,集中展示党的十八大以来救助管理工作取得的成效,宣传救助管理工作相关法规政策,引导社会各界参与救助管理工作。

  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救助管理工作也面临着新形势、新情况,对此,民政部创新举措,部署开展救助管理区域性中心试点工作,改革创新救助管理工作体制机制,推动救助管理机构优化提质和创新转型。试点单位大胆探索、创新实践,不断拓展服务内容、丰富服务手段。浙江省将“集约化”概念引入救助管理工作中,以市级救助管理机构为“中心站”,辖县级救助管理机构为“卫星站”,形成“一心多卫”救助管理工作格局。山东省以“齐鲁驿家”服务品牌为抓手,推动市县两级救助管理机构不断创新丰富救助服务内涵,促进救助管理工作逐步向精细化、专业化转变。陕西省大力推进区域内救助管理服务协同发展,救助管理工作由传统救助管理转向多元救助管理服务,及时回应困难群众需求。

  回望这五年,社会事务工作始终以群众需求为导向,桩桩件件涉及民生保障、推进公共服务能力建设。新时代新征程,社会事务工作将进一步聚焦群众操心事、烦心事、为难事,把群众关切作为“晴雨表”,把群众满意度作为“度量衡”,锚定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社会事务领域高质量发展助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关闭窗口

扫描关注
广东省民政厅

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