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版 简繁转换 English

搜索热词: 婚姻登记 低保 养老 收养

当前位置:首页 - 民政资讯 - 全国民政

一刻钟养老助餐服务圈 让更多老年人吃上家门口的热乎饭

2024-07-18 15:00:34 来源:《中国妇女报》、中国民政微信公众号 阅读次数:0
浏览字号
打印页面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优化孤寡老人服务,推动实现全体老年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民以食为天,一粥一饭是美好生活的开始。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养老问题凸显,其中,助餐服务作为养老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广泛关注。

  如何让老年人吃得安心、开心?如何进一步完善老年助餐服务体系,实现老年人在家门口享受“幸福”的味道?惠老助餐,该如何服务到老年人心里?


织密、织牢养老助餐服务网点

  2023年11月,民政部出台《城市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工程实施方案》。民政部养老服务司副司长李永新在解读方案时表示,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主要布局建设在居民区、家门口,更适于嵌入助餐等老年人高频需求的生活性服务事项,可通过推广“中央厨房+若干助餐点”等模式,推动老年助餐服务依托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多点布局、服务下沉、方便可及,让更多老年人吃上家门口的热乎饭。

  近年来,全国各地在服务老年人就餐方面不断探索,强化为老助餐设施供给,提升为老助餐服务质量。

  “这里提供的都是小碗菜,量小、花样多、美味可口,花十来块钱就能吃好。”中午饭点,北京市西城区广外街道幸福食光老年配餐中心总是座无虚席。这里每周服务老年人达4000多人次,在西城区305家父母食堂中排第一。目前,该区父母食堂的服务量已突破每周6万单。

  北京市海淀区海淀街道有28000名60岁以上户籍老年人,约占街道总人口的25%,随着高龄、失能、空巢老人数量持续增长,为解决好辖区内老年人吃饱吃好这一“关键小事”,街道链接辖区资源,打造“老年助餐点+中央厨房”一体化服务模式,以“近在咫尺,社区全覆盖”为目标,将一刻钟养老服务圈打造成5分钟养老服务网络。据统计,2022年以来,北京累计建成养老助餐点1770家,覆盖4980个城乡社区、258万余人。

  2019年至2023年年底,上海市松江区建成191处社区老年助餐服务场所,完善了“社区长者食堂+老年助餐点+助餐管理系统”助餐服务体系,为全区两万余名老年人解决了吃饭难题。预计到“十四五”末,助餐服务供给能力达到全区65岁以上户籍老年人口的5%,并将增加32个老年助餐场所。

  2023年,一卡通吃被列为上海市普陀区政府实事项目。而在建的区智慧养老助餐管理系统将实现三个目标:全区社区长者食堂一网结算、一卡通吃,满足辖区内老年人跨街镇就餐需求;老年人支付时,系统精准识别用户可享优惠实现自动抵扣;动态实行区级、街镇和助餐场所三方监管,利用以奖代补等形式落实好补贴,为第三方运营机构减压。

  “我在这里吃了两年了,饭菜口味清淡,很适合老年人,政府还给补贴。”在湖南省长沙市砚瓦池社区老年食堂用餐的何国军赞叹有加。根据长沙市助餐津贴标准,不同年龄段和户籍情况的老年人标准餐,享受2~8元补贴,高龄、空巢、独居和失能老年人用餐费全免。近年来,长沙市创新“个人掏一点儿、企业让一点儿、政府补一点儿、慈善捐一点儿”的运营模式,为养老助餐服务提供资金保障,力争到2026年年底实现城市社区老年助餐服务全覆盖。


规范化管理 确保老年人“舌尖上的安全”

  “我们既希望社区食堂‘有’,也希望社区食堂‘优’。”上海市松江区一位老人的话道出了这一群体对养老食堂的期待。

  确保食品安全,才能让老年人吃得放心、满意。

  在北京市丰台区南苑街道槐房村幸福晚年驿站养老助餐点餐厅一角,放着老年餐桌食品留样柜,每餐菜品小样被留存48小时以上。通过墙上的液晶显示屏,老人们能观察到厨房工作人员的操作。

  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在做好明厨亮灶、食品留存的同时,街道与市场监管部门协同,每月一次重点查看养老机构食堂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实施情况;严格检查食品进货查验及索证索票、原料贮存管理、食品留样、餐饮具清洗消毒等环节。

  同样,为了让老年人吃上放心餐,北京市西城区对纳入父母食堂的养老助餐点实行统一化、标准化管理。江苏省苏州市相关部门也对现有老年助餐服务设施实行统一认定挂牌、纳入助餐信息平台,加强动态管理。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全面落实各级食品安全责任制,健全老年助餐服务食品安全保障、监督考核、应急处置、责任追究等工作机制,指导要求老年助餐服务机构严格执行原料控制、清洗消毒、食品留样等规范操作,确保老年人“舌尖上的安全”。

  “一荤两素+主食的11元套餐,老人最低7块钱就能享受。”山东省青岛市市南区八大峡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负责人陈永峰介绍,他们每月组织一次“心愿菜单”茶话会,听取老年人的需求,以便提供软糯可口的饭菜。据了解,青岛市要求助餐服务机构考虑老年人的身体状况、饮食禁忌和消费能力,根据时令变化,制定荤素搭配、营养均衡的食谱。

  呵护老年人健康方面,北京市丰台区南苑街道则针对有基础病的老年人,提供个性化定制的高血压餐、高血脂餐、糖尿病餐等,以及更适合他们身体情况的餐品,守护老年人的幸福“食”光。


集中配送 打通养老助餐“最后一百米”

  “您好,今天的午餐有盐水虾、黄瓜炒鸡蛋……”敲开伏龙支路一户人家的门,青岛市市南区齐东路社区公益岗工作人员王军完成了这天中午的第三十一份送餐,这项服务他已坚持两年多了。

  当越来越丰富的养老助餐服务网络解决了大部分老年人的就餐问题时,仍有部分高龄、失能(失智)、行动不便的老年人面临“最后一百米”送餐难题。

  从食堂后厨到老年人餐桌,配送力量至关重要。2023年12月发布的《北京市加快养老助餐服务发展的工作方案》明确提出,建立老年餐集中配送机制与服务网络,为居家老年人提供堂食服务,并为高龄、失能、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提供送餐服务。据北京市民政局副局长郭汉桥介绍,目前已经开发了“京彩时光”养老志愿服务平台。同时,发挥社区力量和市场化机制,推动老年餐配送问题的解决。

  上海市宝山区淞南镇探索与助餐机构合作,为辖区内年满60周岁、符合条件的老年人提供送餐服务。普陀区联动各街镇,集中力量突破点位布局等问题,目前,全区日均供餐约6500客,其中送餐2800余客。送餐人员包括社区志愿者、养老机构工作人员、餐饮单位聘用人员以及外卖快递员等。

  江苏省无锡市探索多种送餐模式:发动社工、党员、爱心组织等力量参与志愿服务,实现“送餐+送其他养老服务”;尝试通过服务积分、时间银行等模式,培育发展老年助餐志愿者队伍和互助组织,让邻里、社区居民与共建单位成员互动;与第三方合作,如邮政网点的“小蜜蜂”队伍、无锡顺丰快递“3人3车”公益送餐专班等,为老年人送餐到家。

  青岛市在鼓励老年助餐服务企业提供送餐服务的同时,发挥外卖平台、物流企业等作用,充分利用现有物流网络为老年人送餐。鼓励街道(镇)、社区(村)开设养老服务类社会公益性岗位,为失能(失智)、高龄老年人提供助餐送餐;整合社会工作者、社区社会组织、志愿者等资源,开展助餐送餐服务,让更多老年人足不出户就能吃上“暖心饭”。

  为老年人提供一日三餐,打通养老助餐“最后一百米”,蕴藏着全社会呵护银发族品尝暖心味道、享受幸福晚年的初心。通过不断织密为老助餐服务网络,优化智慧助餐服务体系,将可口的热乎饭送到老人们的舌尖儿,也能直达心坎儿,捂热他们的心。


关闭窗口

扫描关注
广东省民政厅

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