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版 简繁转换 English

搜索热词: 婚姻登记 低保 养老 收养

当前位置:首页 - 民政资讯 - 全国民政

切实扛起兜住兜准兜牢基本民生底线的政治责任
——二〇二三年社会救助工作综述

2024-01-08 09:16:34 来源:中国社会报 阅读次数:27
浏览字号
打印页面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对困难群众,我们要格外关注、格外关爱、格外关心,帮助他们排忧解难。”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全国民政系统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救助工作的重要论述,切实扛起兜住兜准兜牢基本民生底线的政治责任,加快构建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让困难群众在社会救助高质量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完善制度,加快构建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

  制度带有全局性、稳定性,管根本、管长远。围绕党的二十大提出的健全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的决策部署,全国民政系统持续深化社会救助制度改革。

  2023年10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民政部等10家单位《关于加强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做好分层分类社会救助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从合理确定低收入人口范围、加强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做好分层分类社会救助工作等方面明确了重点任务和具体举措。这是继2020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改革完善社会救助制度的意见》之后,社会救助领域的又一个重要文件。

  各级民政部门逐步完善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信息平台,加强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开展跨部门信息比对,实时监测发现低收入人口的困难风险,分类处置预警信息。将专项救助覆盖范围由低保对象、特困人员拓展至低保边缘家庭成员和刚性支出困难家庭成员,形成梯度救助格局,增强社会救助制度的可及性、精准性。

  为推动《意见》落实落地,民政部举办全国社会救助工作培训班,交流研讨推进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的经验做法和思路举措;印发通知,要求各地民政部门深入学习领会《意见》精神,研究制定贯彻落实举措。

  建立政府救助与慈善帮扶衔接机制,为低收入人口提供多样化的救助帮扶,是健全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形成综合救助格局的重要内容。2023年9月,民政部印发《关于加强政府救助与慈善帮扶有效衔接的指导意见》,从建立完善工作机制、加强信息互通共享、创新参与途径方法、落实激励支持举措等方面,对引导动员公益慈善力量积极参与社会救助工作作出部署。

  改革创新是社会救助事业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2023年,民政部持续开展社会救助领域基层创新实践活动。自2016年启动这项工作以来,已推出80个创新实践优秀案例,为改革完善社会救助制度、创新社会救助体制机制、健全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等积累了有益经验。


提质增效,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

  黑龙江省孙吴县奋斗乡奋斗村村民李某与患有智力二级残疾的儿子一起生活,两人靠李某打扫街道和捡拾废品的收入维持基本生活。2023年10月,乡政府工作人员在走访摸排中了解到李某家的情况后,帮助他们申请并认定为低保边缘家庭,按照低保边缘家庭中重病重残人员可参照单人户纳入低保的政策,将李某儿子纳入低保。社会救助政策的提质增效保障了李某一家的基本生活,让他们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关心关爱。

  2023年,全国共有150多万名像李某儿子这样的重度残疾人新纳入低保。一年来,各地积极落实民政部、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财政部、国家乡村振兴局《关于进一步做好最低生活保障等社会救助兜底保障工作的通知》,放宽重度残疾人申请低保条件,扩大低保范围。适度放宽特困人员认定条件,将符合条件的困难群众全部纳入特困供养。全面推行由急难发生地直接实施临时救助,帮助遭遇急难的非本地户籍对象渡过难关。2023年,民政部会同财政部下拨中央财政困难群众救助补助资金1546.8亿元和价格临时补贴资金2.04亿元。截至2023年10月底,共保障4024万名城乡低保对象、471万名特困人员的基本生活,实施临时救助544万人次。

  各地民政部门按照2023年巩固拓展民政领域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重点工作要求,会同乡村振兴等部门加强农村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与防止返贫监测机制有效衔接,将342万名乡村振兴部门防止返贫监测对象纳入低保或特困供养,占防止返贫监测对象总人数的49%,另有17万人获得临时救助。

  各地民政部门强化相关救助政策与受灾人员救助政策的衔接,及时将符合条件的受灾困难群众纳入救助范围。2023年,将127万人次受灾困难群众纳入救助保障,将9万名受灾困难群众及时纳入低保和特困供养等保障范围。实施临时救助25万人次,共支出临时救助资金2.5亿元。

  困难群众的衣食冷暖始终挂在民政人的心上。2023年入冬以来,各地民政部门采取多种方式帮助困难群众解决过冬实际困难,确保他们安心过年、温暖过冬。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23年12月,取暖救助已惠及困难群众485万人,支出资金19.1亿元。


扎实开展主题教育,解决困难群众急难愁盼

  2023年,民政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主题教育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多举措推进为民解忧办实事,着力把惠民生的事办实、暖民心的事办细、顺民意的事办好。组织调研组赴1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90个县(市、区、旗)开展社会救助领域调查研究,形成10余篇报告。针对调研发现的低保边缘群体救助政策不完善等问题,民政部研究制定加强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和常态化救助帮扶的政策举措,推动专项救助政策向低保边缘家庭和刚性支出困难家庭等困难群众延伸,将主题教育学习成果转化为提升困难群众获得感的务实举措。

  全国民政系统认真贯彻落实“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总要求,扎实开展“兜底解忧暖民心”行动,走访摸排1357.4万人,发现困难群众诉求74.1万件,解决诉求55.2万件。

  在开展第一批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期间,江西省民政厅社会救助局工作人员在梳理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平台数据时发现,上饶市低收入人口较多,而纳入教育、医疗等专项救助的较少。省民政厅立即成立调研组,赴上饶实地调研,深入低收入家庭倾听群众意见。针对群众对专项救助政策不了解的问题,省民政厅工作人员现场讲解了专项救助政策。针对社会救助“一件事一次办”落实中影响社会救助事项办理效率的问题,省民政厅将群众原本需要跑6家窗口才能办理的7个事项,简化为只需在一个窗口勾选一张表单,最多提交4份材料即可一次办理。同时,牵头7家联办单位,优化社会救助“一件事一次办”业务流程,经民政部门认定为低收入人口后,系统自动将对象名单分发至相关部门,破解了后台转办需要人工提醒导致群众办理时限较长的问题。

  各地民政部门聚焦解决困难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依托“大数据比对+铁脚板摸排”建立健全主动发现机制,衔接线上预警与线下核查,对有救助需求的困难群众做到早发现、早救助、早帮扶。截至目前,全国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信息平台已归集6600万低收入人口信息,为分层分类开展低收入人口救助帮扶提供了重要支撑。

  各地加强社会救助相关部门之间的协同配合,为低保边缘家庭和刚性支出困难家庭提供专项救助帮扶,使越来越多困难群众感受到综合高效救助服务的周到贴心。各地民政部门创新“物质+服务”救助方式,细化政府购买社会救助服务类项目,为低收入人口提供生活照料、走访探视、康复护理、社会融入、心理疏导等服务,不断满足困难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关闭窗口

扫描关注
广东省民政厅

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