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来,在湛江市委、市政府的有力领导下,湛江民政系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民政为民、民政爱民”工作理念,推动基本民生底线兜住兜准兜牢、基层社会治理效能不断深化、基本社会服务水平持续提高。率先开展“双百工程”社工月考核工作,全面提升社会工作兜底民生服务水平。2019年率先开展市级社会组织负责人人选审核备案工作。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工作走在全省前列。全省范围内,率先举办第一届全市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大赛。
图为:2024年8月23日,湛江市第一届“全市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大赛”正式开赛,来自各县(市、区)的26名选手同台竞技、交流切磋。
切实兜牢民生底线,社会救助更有厚度。健全完善以基本生活救助、专项社会救助、急难社会救助为主体,社会力量参与为补充的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动态监测低收入人口,分类给予针对性救助帮扶。五年实施临时救助10.92万人次,救助流浪乞讨人员1.8万人次。实施基层社会救助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定期走访辖区内低保对象、特困供养人员等探访对象,主动发现需要救助的困难群众。
着力增进老年福祉,老有所养更有品质。在全省率先举办地市级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大赛,五年累计培训养老机构从业人员超1万人次。全市所有县(市、区)均建立普惠型80岁以上高龄老人津补贴制度。有县级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示范中心10个、镇(街)社区居家养老综合服务中心122个、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352个、农村居家养老服务站1638个,“县-镇-村”三级养老服务网络逐步健全完善,城市社区15分钟养老服务圈基本形成。依托“湛江慧养”特色养老服务平台建有智能家庭照护床位321张,引进签约服务供应商和专业服务组织127家,为居家老人提供咨询及上门服务2万多人次。探索“长者饭堂”“长者饭桌”“长者饭盒”三个层次老年助餐体系,守护老年人“舌尖上”的幸福。乡镇敬老院优化整合持续推进,全市星级养老机构覆盖达52%。完成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10441户,提前超额完成“十四五”期间指标任务。
健全儿童福利制度,幼有所扶更有力度。市、县两级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协调机制全面建立,实现乡镇(街道)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和基层儿童工作队伍全覆盖。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基本生活保障标准逐年提高。对全市农村留守、困境儿童开展分级分色服务管理,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服务体系不断健全。了解困境儿童“微梦想”,提供个性化、精细化服务。探索“养、治、教、康、社”五位一体融合发展区域性儿童福利机构建设,提升精细化管理、服务水平。创建“助飞折翼天使”和“点亮梦想”公益品牌活动,设立“点亮梦想”冠名基金,实施福彩圆梦孤儿助学工程、孤儿医疗康复明天计划,为机构新接收和养育孤弃儿童开辟医疗救治“一站式绿色通道”。
坚持立足公益定位,慈善事业更有温度。培育慈善组织21家,打造慈善捐赠站(点)10个、慈善超市示范点10个,搭建湛江“善帮帮”特色帮扶平台,更好凝聚社会慈善力量。五年来湛江市慈善会共接收“6·30”助力乡村振兴活动资金1.44亿元,支持村镇基础设施建设、助学、扶老、人居环境整治等帮扶项目150项。结合“中华慈善日”“广东扶贫济困日”等节点,大力弘扬慈善文化。将“双百工程”纳入市十件民生实事推动落实,作品《湛江市创建“双百工程”兜底新模式,精准破解民生服务“夹生”问题》获得市第六届改革创新大赛一等奖和优秀组织奖,作品《六万儿童脱困记》获得市第七届改革创新大赛一等奖、省第十二届“先锋杯”工作创新大赛三等奖。全市镇(街)社工站链接社会慈善资源800多万元,为社区及各类困难群众提供服务270多万人次。
图为:2024年11月19日,第十二届广东省“先锋杯”工作创新大赛“服务增效类项目”决赛在广东广播电视台举行,湛江市民政局《六万儿童脱困记》项目荣获三等奖。
持续加强规范引导,社会组织发展更有秩序。坚持培育发展和管理监督并重,推动社会组织高质量发展。全市登记注册社会组织3489家,培育社区社会组织2811家。2021年“编织‘智慧党建’网 推进社会组织党员教育管理服务走深走实”获评广东社会组织党建品牌十佳案例。落实社会组织监督管理常态化,大力培育发展社区社会组织,印发培育发展社区社会组织专项行动三年实施方案,廉江市罗州街道基层社会组织联合会参与社区社会治理成典型案例。全市各类社会组织和社会组织会员单位广泛参与脱贫攻坚、助力乡村振兴等活动,累计捐款捐物超1.67亿元。
深化社会治理效能,区划地名管理更有水平。健全地名管理工作部门联席会议制度、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备案公告制度、联合排查工作制度、界线维护与巡查工作制度等机制。在国家地名信息库备案地名1299个,更新完善地名信息36589条,命名道路7471个,逐步规范地名管理。开展“乡村著名行动”助力乡村振兴,廉江市安铺镇、吴川市吴阳镇两个示范重点镇所有村庄均设置了“乡村一张图”和二维码标志牌,扫码就能了解当地历史地理、地名文化概况。出版湛江市区划图和湛江市区区划图,验收《湛江市重点地名文化研究》《湛江市地名录》《湛江市地名词典》等丛书,开展“保护地名文化遗产,守望国民精神”“大地有名”“家乡有名”等系列活动,弘扬传承湛江地名文化,守好精神家园。
提升为民服务水平,社会事务更有质效。加快推进殡葬服务设施建设,2023年廉江市被确定为全省新时代殡葬事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雷州市公益性生态公墓园和廉江市青平镇青山脚生态公墓被确定为全省节地生态型公益性公墓示范项目。大力推行惠民殡葬,切实减轻群众办丧负担。实施节地生态安葬奖补政策,组织开展树葬、海葬等节地生态安葬活动。积极推进婚姻登记机关规范化建设,霞山区婚姻登记处、湛江经开区婚姻登记处搬至新址,场所设置更完善。婚姻登记历史档案实现电子化,“跨省通办”工作基础不断夯实。每年提高残疾人两项补贴标准。基本形成以民政对象精神障碍患者为重点、以专业社区组织为主体、以培育社会化力量为补充的精康服务工作格局。
扫描关注
广东省民政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