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庆民政系统认真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实省、市工作要求,践行“民政为民、民政爱民”的工作理念,把党和政府的爱民之心、惠民之政、利民之举贯穿到民政领域各项工作中,凝心聚力兜底线、保民生、促发展,民政各项事业取得新进展新成就,有力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用扎实的工作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民生成绩单。
图为:2024年2月1日,肇庆市民政局开展“百花调研”活动,为社区的老年人送上暖心粥,并与他们促膝谈心,了解他们的所需所求,听取建议意见。
兜底线
民生兜底保障更加有力
五年来,肇庆民政系统按照“保基本、兜底线、救急难、可持续”的总体思路,牢牢把握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总要求,将兜底保障的政治责任扛在肩上。一是落实救助保障标准动态调整机制。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孤儿基本生活保障、残疾人两项补贴标准逐年提高。二是提高动态监测和主动发现能力提升社会救助效能。打造智慧救助工作体系,利用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信息技术,对内与民政低保、特困供养、临时救助业务紧密衔接,对外充分打通社会救助各部门,促进信息资源共享和业务协调,通过大数据模式,让信息多跑路,群众少跑腿。三是开展服务类社会救助工作。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双百”社工提升服务等方式,提供照护服务类32265人次、生活服务类9868人次、关爱服务类42779人次、发展服务类5983人次。党员干部结对帮扶困难群众,帮助解决实际问题5967个,实现微心愿2289个。持续开展“五马巡城寒冬送暖、夏日送清凉”和强降水期间防洪防汛等行动。
保民生
“一老一小”服务供给更加高效
肇庆民政扎实推进民生事业改革创新,优化完善体制机制,强化服务供给,提升服务质量,解决好“一老一小”社会关心关注的问题,老年人和儿童的幸福感、安全感、获得感不断提升。
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成效明显。一是不断完善顶层制度设计。推动出台《肇庆市加快推进养老服务发展实施方案》《肇庆市老龄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肇庆市基本养老服务清单》等一系列文件。2024年9月1日实施肇庆首部养老领域地方性法规《肇庆市养老服务条例》。二是加强养老服务供给。充分发挥市、县、镇、村(社区)四级民政机构公益属性,为老年人提供基本养老服务,着力构建“15分钟养老服务圈”。实施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项目,共建设家庭养老床位2626张,提供居家养老上门服务。深化长者助餐服务,长者饭堂由2021年的21家扩展到目前的118家、助餐点15家,2024年累计助餐42万多人次。三是推动养老服务提质增效。通过养老机构公建民营改革、星级评定,推进乡镇敬老院优化整合、示范性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网络建设等工作。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占比从2021年的45.6%提高到79.72%,县、镇、村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网络建设初显成效。四是加强老年人关心关爱。2020年以来,完成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8730户,同时提供上门探访关爱服务,60多名符合条件的经济困难老年人免费安排入住养老服务机构。落实“银龄安康行动”全覆盖,全市承保人数74万余人。
图为:肇庆市民政局在市社会福利院开展“贺国庆、迎重阳”爱心敬老活动。
未成年人关爱保护网不断织牢。一是健全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机制。肇庆成立全国首个市级未成年人保护和青少年发展委员会,建立市、县两级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9个,乡镇(街道)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 105个,配备镇(街)儿童督导员、村(居)儿童主任,开设24小时未成年人保护热线。全面升级市儿童福利院服务团队和硬件设施。二是探索开展“驻校社工”工作。建立完善家校社联动工作机制,选派“双百”社工进驻468所中小学校,已帮助4名困难学生落实相应民生兜底政策。三是推动困境儿童、农村留守儿童和流动儿童关爱保护工作。为困境儿童、农村留守儿童、流动儿童建立信息档案,纳入政府保障范围。开展“爱心爸妈”结对帮扶活动,为散居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提供法治宣传、心灵关怀、帮教助学、扶贫帮困等服务。开展社会组织走近留守和困境儿童“牵手行动”、寒假儿童关爱服务活动等,有效惠及各类儿童。
促发展
基本社会服务水平不断提高
五年来,肇庆民政系统立足基层、依靠基层,创新举措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全面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和服务水平。一是慈善氛围越发浓厚。持续实施“广东兜底民生服务社会工作双百工程”,全市“双百”社工1196人,累计服务群众约100万人次。开展“百社联百村——助力百千万工程”行动,全市130个社会组织与121条村(社区)签订结对共建备忘录,据不完全统计,社会组织(含单位会员、企业会员)投入2000多万元经费开展关爱儿童、老人等服务活动2400多场次。开展“增福添彩 随手公益”行动。设立“长者助餐”“肇亮童心”“应急援助”“重大疾病”等基金和项目,其中“防汛救灾”“应急援助”项目筹集善款超130万元,有力支持了多地的救灾、重建工作。二是社会组织持续健康发展。加快社区社会组织培育发展。目前全市社区社会组织8800家,其中枢纽型社区社会组织105个。高要区金利镇爱心慈善协会“开展社区志愿服务、社区慈善活动典型案例”入选全省社区社会组织十大典型案例。引导社会组织发挥作用,助力招商引资落地项目72个,参与乡村振兴和“百千万工程”项目300多个。三是民政专项事务服务提质增效。深入推进“乡村著名行动”。全市新增街路巷命名1.2万多条,新增设置维护街路巷指示牌4000多个,采集上图街路巷信息及公共服务设施和兴趣点信息1.4万多条,出版《肇庆市标准地名录》。助力服务“五部车”(警车、救护车、消防车、快递车、冲锋舟)精准找到群众的家门,推动全市约7万名困难服务对象的详细居住地址等信息对接市紧急医疗救援指挥中心,为救援生命争取更多宝贵时间,获得民政部肯定。肇庆市鼎湖区“乡村著名行动”经验作为民政部推广的第一批全国24个典型经验做法之一。推动“和谐婚姻”建设。端州区民政局婚姻登记处迁址至大榄岗长者公园,打造网红婚姻登记处。
图为:2024年8月9日,“华服引礼 鹊桥相会·七夕集体颁证暨汉服秀活动”在端州区民政局婚姻登记处举办。
扫描关注
广东省民政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