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在贵州省铜仁市万山区丹都街道旺家社区“东莞·铜仁东西部协作慈善超市”,居民用积分兑换商品。供图/张晓钦
本报记者 赵晓明
项目名称:“莞铜协作”慈善帮扶
所获荣誉:首届贵州慈善奖
实施单位:广东省东莞市慈善会
项目简介:自新一轮东西部协作启动以来,广东省东莞市、贵州省铜仁市携手并进,在教育、医疗、慈善等多个领域密切合作,取得累累硕果。2021年以来,东莞市慈善会持续实施“莞铜协作”慈善帮扶项目,链接多个慈善组织、多家爱心企业资源,助力铜仁市发展。4年多来,东莞市慈善会累计向铜仁市捐赠慈善款物5900余万元,为乡村振兴注入慈善活力。
春日傍晚,在贵州省铜仁市江口县太平镇太平社区,村民们三三两两散步,一盏盏“爱心路灯”照亮了村民们脚下的路;
在铜仁市玉屏侗族自治县、思南县等地,人们总能看见背着“爱心小书包”的学生,走在放学路上;
在社区慈善超市里,从食品、文具到生活用品一应俱全,社区居民用积分兑换心仪的物品;
…………
一个个民生项目惠及百姓,一笔笔帮扶资金蓄能发展,一次次深情交流共话振兴……2021年新一轮东西部协作启动以来,在广东省东莞市民政局指导下,东莞市慈善会立足“铜仁所需、东莞所能”,动员社会力量、凝聚慈善资源,以慈善项目、慈善资金织就“莞铜协作”的温暖纽带。
关注“一老一小”,解决急难愁盼
在“莞铜协作”中,东莞市慈善会聚焦铜仁市“一老一小”需求,全力满足他们的“微心愿”。
“‘爱心小书包’里有绘本、学习机、焖烧壶,都是孩子们需要的!”据东莞市慈善会综合部负责人介绍,“爱心小书包”是东莞市慈善会的品牌项目,在“莞铜协作”中被“复刻”到铜仁市。
“爱心小书包”项目得到了众多爱心企业、慈善基金的支持,例如,广东维美工程设计有限公司、东莞市展能慈善基金会慷慨解囊,分别定向捐赠10万元、5.6万元,用于资助玉屏侗族自治县、思南县品学兼优、家庭困难的学生。
2021年至今,东莞市慈善会累计向铜仁市捐赠1478个“爱心小书包”,总价值61万余元。
每到饭点,铜仁市碧江区灯塔街道矮屯社区老年食堂便热闹起来,喷香的饭菜引得老年人频频点赞。
72岁的李启年(化名)是老年食堂的常客。“这里的饭菜干净卫生,味道好,关键还热闹。”李启年说。
李启年的子女常年在外地打工,平日陪伴他的只有空荡荡的屋子。2024年10月,东莞市慈善会社工帮扶项目走进了矮屯社区,社工在入户走访中结识了李启年。
随着项目的推进,各种活动丰富了李启年的生活。“助老餐桌”聚会活动更是让他打开了心扉。在第一次聚会时,李启年还有些拘谨。在社工的热情招呼下,他很快放松了下来,跟其他老人分享起生活中的趣事。经过一次次活动,李启年结识了几个老伙伴,平日里一起散步、聊天,生活惬意了许多。
李启年是东莞市慈善会社工帮扶项目的受益者之一。“莞铜协作”中,项目社工还举办了老年人防诈骗知识宣传、老年志愿服务队技能培训、长者健康饮食小组活动等。在社工的帮扶下,越来越多的老年人融入了社区生活。
链接慈善资源,助力乡村振兴
春日,铜仁市万山区敖寨侗族乡中华山村的羊肚菌种植基地迎来了收获的好时光。
“这茬羊肚菌种植于2024年11月,现在已经陆续采摘,预计可以持续到清明节。”基地负责人方新介绍,这些羊肚菌主要销往北京、上海、深圳等城市。
中华山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刘丽华介绍,这些年,村里持续发展羊肚菌等特色产业,村民钱袋子也随之鼓了起来。其中,既有村民的努力勤劳,也离不开慈善力量的支持。“东莞市慈善会联合爱心企业定向捐赠5万元,帮助我们村修缮了道路,村民出行、山货出村更加便捷。”刘丽华说。
江口县太平镇位于梵净山脚下,土家族与苗族特色文化浓厚,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体验田园风光。
该镇太平社区党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龚文平告诉记者,如今,这里的基础设施条件改善了许多,宽敞的柏油路将村落、农家乐等连接了起来。“得益于东莞市慈善会的捐赠,路两侧安装了路灯,村民、游客夜间出行、散步安全了不少。”龚文平说。
在玉屏侗族自治县朱家场镇谢桥村,贵州省十大最美乡村道路之一的玉竹公路穿村而过。游客沿着公路前行,一路绿树成荫、花开缤纷。东莞市慈善会链接爱心企业资源,定向捐赠5万元,帮助谢桥村完善文化阵地。村史馆里,一张张照片记录着谢桥村的过往与现状,寄托着村民的乡愁与记忆。文化广场上,村民打鼓、唱歌、跳舞,丰富精神文化生活。
建设慈善超市,激发参与热情
松桃苗族自治县蓼皋街道育才社区的“东莞·铜仁东西部协作慈善超市”里,商品琳琅满目。超市收银台摆放着积分兑换流程图,一目了然。“在这里,居民可以用积分兑换油、米、纸巾、洗衣粉等食品和生活物品。”该慈善超市负责人说。
“东莞·铜仁东西部协作慈善超市”是东莞市慈善会的重点项目之一。2022年以来,东莞市慈善会向铜仁市慈善联合总会资助150万元,在5个易地搬迁安置点分别援建1个慈善超市,提升基层治理水平。
“搬迁后,居民来到新环境,多少有点不习惯,而且缺乏归属感。”铜仁市民政局慈善事业发展中心主任张晓钦介绍,选择在易地搬迁安置点援建慈善超市,主要是为了通过积分兑换的方式引导居民参与社区活动,提高社区治理水平,凝聚社区发展共识,“居民做好人好事、美化环境、参加志愿服务等可以加分,损害公共财物、公共设施等行为会被扣分。”
据介绍,这些慈善超市可以接受企业、爱心人士的捐赠,在积分兑换、正常销售商品之外,还以较低价格向困难群众售卖生活用品,深受群众认可。
“积分兑换调动了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积极性,争做好事的多了,人居环境、乡风民风得到了改善。”育才社区“两委”负责人说。
张晓钦表示,慈善超市开展积分兑换以来,居民逐渐从社区治理“要我参与”到“我要参与”转变,楼栋之间、邻里之间的关系更加融洽、和睦,群众幸福感得到了提升。
铜仁市民政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王刚表示,“莞铜协作”慈善帮扶项目为铜仁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帮助,彰显了莞铜两地山海相连的深厚情谊。“我们将继续深化与东莞的慈善合作,拓展合作领域,推动慈善项目更加精准、高效地惠及困难群众。”王刚说。
东莞市慈善会相关负责人表示,东莞、铜仁心手相牵,东莞市慈善会将继续搭建连心桥,不断创新慈善帮扶模式,动员更多爱心力量参与、支持“莞铜协作”。
扫描关注
广东省民政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