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版 简繁转换 English

搜索热词: 婚姻登记 低保 养老 收养

当前位置:首页 - 民政资讯 - 理论研究

为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人才支撑

2025-05-07 16:33:43 来源:中国民政杂志 阅读次数:0
浏览字号
打印页面

  近期,民政部会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制定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民政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关于加快推进养老服务技能人才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工作的实施意见》,对包括养老服务技能人才在内的民政技能人才建设工作作出明确安排,体现了国家对民政技能人才的重视,彰显了加快推进民政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决心。

  民政技能人才是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家熟知的养老护理员、孤残儿童护理员、遗体火化师、矫形器装配工等,活跃在民政生产服务和技术创新一线,是民政技能人才的主力军,是民政部门履行社会服务职能的基本力量和宝贵资源。在新时代百舸争流、人才辈出的大潮中,民政技能人才队伍也在不断壮大,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局面基本形成。但与中央要求、社会需要和群众期待相比,这支队伍还存在总体数量短缺、受教育程度不高、专业能力不足、结构不合理等短板,亟须完善政策措施、加大建设力度。

  健全人才培养体系。培养是人才“一池春水”的源头。解决民政技能人才总体数量短缺和质量不高问题,首先要健全人才培养体系。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强化养老护理员等紧缺人才培训力度,对符合条件的参训人员提供职业培训补贴、职业技能评价补贴和技能提升补贴,有效破解培训经费不足难题。

  完善人才使用制度。用活用好人才,方能成就人才。要秉持不拘一格的用才理念,破除唯学历、唯资历、唯论文、唯职称倾向,坚持人岗适宜,大胆使用,让特殊人才有“用武之地”。要发挥民政技能人才的最大效能,支持其管理班组、带徒传技、参与机构管理等,支持用人单位建立技能人才“揭榜领题”以及参与重大生产决策、重大技术攻关项目的制度。建立健全技能人才柔性流动机制,鼓励其按照有关规定通过兼职、服务、项目合作等方式更好发挥作用。

  畅通人才评价通道。人才评价是人才工作的关键环节,具有指挥棒、风向标作用。要深化民政技能人才评价机制改革,多几把尺子量人才,着力破解职业发展空间狭窄、参加职称评审渠道不畅等堵点难点。建立健全职业技能等级制度,加快落实新政策提出的“新八级工”制,推动高技能人才比照相应层级专业技术人员贯通发展。进一步畅通技能等级认定渠道,培育发展各类等级认定机构,让各职业工种、等级都能方便认定、及时认定。鼓励开展技能竞赛、岗位练兵、技术比武等活动,搭建展示才能、脱颖而出的舞台。

  健全人才激励机制。水积而鱼聚,木茂而鸟集。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离不开良好的环境营造。要建立科学合理的薪酬制度,落实和完善人才津补贴制度,实现技高者多得,多劳者多得。保障好各类人才安家落户、子女教育、就医社保等需求,让他们无后顾之忧。有序开展评选表彰、典型选树等活动,提升民政技能人才职业尊荣感和社会认同度。

  人才聚,则事业兴。培养高素质民政技能人才是一项系统工程,各方协作、形成合力,一定能打造出一支爱党报国、敬业奉献、技艺精湛、素质优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的民政高技能人才队伍,为新时代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支撑。

  (本文内容系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民政》杂志)

  

来源:《中国民政》杂志2025年4月下刊

作者:本刊评论员


关闭窗口

扫描关注
广东省民政厅

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