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园正门平台中,镶嵌4米多长青花瓷陶瓷工艺作品展示惠州西湖景观
2025年1月12日,以地名文化为主题的公园——惠州市地名文化公园正式竣工启用。这是一个集惠州地名文化、红色革命文化、书画艺术、摄影艺术、东平窑陶瓷工艺、东坡文化、慈善文化、福彩文化等多元文化为一体的文化地标,也是广大群众可以随时随地参观的露天地名文化博物馆。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地名有文化、有历史,要把历史文化传承保护放在更重要位置。2022年,国务院颁布实施《地名管理条例》,强化对地名文化传承、保护和挖掘。地名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形态,是社会风貌和时代演进的重要见证,具有历史文化、审美符号等多重价值。了解一座城市,往往从地名开始。惠州有2000多年历史文化,挖掘惠州深厚的地名历史文化底蕴,打造地名文化公园是保护和传承惠州地名文化,提高公众对惠州地名文化的认知和理解,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举措。
该公园由惠州市民政局与惠州学院联合共建,市民政局负责投资、设计、建设,惠州学院提供学校正大门右侧闲置废弃多年的土地作为建设场地。项目从2022年10月起立项、报建、设计等,2024年经市政府批复同意,同年6月动工建设,2025年1月10日竣工。整个场所南北长约230米,东西最宽处约50米,占地9000多平方米。公园广场是惠州地图形状,精选70多个具有惠州特色的“五类地名”:历史人文古色地名、绿色生态地名、红色革命地名、蓝色海洋地名及工业地名,为市民提供一个了解惠州历史、感受地名文化魅力的新平台。惠州学院是惠州辖区内综合性高等院校,有来自全国各地的数以万计的莘莘学子,把文化公园建设在这里,更有利于地名文化的传播。
惠州市地名文化公园有三大特点:
一是整体规划布局“精”,充分凸显地域性。地名文化公园在规划布局上,以南北方位为轴线,以“惠州地图”的总体形状作为公园广场的核心建筑,以“东江、西枝江”为公园小道联通全园的地名景点。公园内设置了两座精巧别致的六角亭。一座为“福彩亭”,宣传福彩公益文化理念;一座为“三杰亭”,纪念廖仲恺、邓演达、叶挺三位惠州籍革命先烈。连接惠州学院的地名文化墙长88.7米,设计成为书卷式的文化长廊,对应36个地名故事配上摄影图片,主要展示各县区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惠州地名景点。
园内设有“福彩亭”,宣传福彩公益文化理念,同时供群众休憩
建设“三杰亭”,宣传红色革命地名故事
二是地名景点设置“巧”,充分融入标志性。围绕桥堤、小道、亭子、河流等,错落有致分布惠州的名山大川、江海河瀑和有特色的工业地名等,首批遴选的七十余处标志性地名,巧妙融入其中。如东江、西湖、巽寮湾、双月湾、三门岛、澳头港、罗浮山、南昆山等按一定比例以泰山石材料来展示山体。公园的文化广场,以惠州地图形状作广场的铺装,并设置彩色的灯光带环绕,夜晚亮灯惠州地图在公园中熠熠生辉,美轮美奂。有特色的地域“河流”如东江,用鹅卵石铺成具有流线形的主园路,湖泊、水库用不锈钢线条结构模拟水纹,大大小小湖名漂浮其中。公园山脉模型、波澜起伏的草坪加石头刻字做象征表达,配以古香古色的牌子附上文字说明。
“蓝色海洋地名——海龟湾”展板
园内有用泰山石制作的罗浮山、莲花山、九龙峰、乌禽嶂、南昆山等山脉模型
“工业地名故事”展板
“古村古迹地名故事”宣传展板
三是设计观感体现“雅”,充分凸显文化性。这是一个以地名文化为核心,融入园林景观、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生态环境等众多元素,让人们快速了解惠州的地理地貌和自然景观,以及历史中具有较大影响的人物、事件、建筑的文化内涵。在地名文化中,融入了书法艺术、北宋年间的东平窑陶瓷文化、东坡文化等惠州文化元素。如:公园主入口镶嵌在正面底座的青花瓷陶瓷工艺作品“惠州西湖”由惠州本土工艺大师制作。67米长的东坡文化墙也是一大亮点,深入挖掘苏轼寓惠2年7个月发生的标志性事件,由本土画家绘图烧制瓷画作品,配以地名故事。
近百米的地名文化长廊由当地书法家书写,由东平窑工艺烧制成青花瓷板,地名文化故事是由拉丝黄铜镌刻,经久耐用,精致耐看。
67米长的东坡文化墙,深入挖掘苏轼寓惠2年7个月发生有标志性事件,由本土画家绘图,用陶瓷烧制,每幅画配一个地名故事。
●来惠途中写惠州的第一首诗——《舟行至清远县,见顾秀才,极谈惠州风物之美》。
●来惠后作的第一首诗——《宋绍圣元年十月二日初到惠州》。
●寓惠第一个住所——合江楼。
●来惠后在惠州西湖规划建设的第一个民生工程一一两桥一堤(西新桥、东新桥、苏堤)。
●来惠后为广州引入自来水工程。
●品尝惠州太守东堂前将军树的荔枝,写下寓惠最著名的一首诗《惠州一绝》。
●平生唯一购地建私宅惠州白鹤峰新居(东坡祠)。
●1096年7月,唯一安葬在惠州的亲人王朝云,为此建有“六如亭”。
扫描关注
广东省民政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