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版 简繁转换 English

搜索热词: 婚姻登记 低保 养老 收养

当前位置:首页 - 民政资讯 - 市县动态

办实办细办好群众身边事——广州民政深入基层问需求聚焦重点解民忧

2023-07-24 11:52:47 来源:中国社会报 阅读次数:279
浏览字号
打印页面

  拓展地名服务与其他公共服务联动,用“地名+”推动乡村产业发展;推动实施港澳老人内地养老政策,按照公办养老机构定价标准收费,让港澳老年人享受与内地老年人同等普惠的价格……

  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广东省广州市民政局深入基层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效于民,紧盯民生重点难点,察民情、聚民力、解民忧、惠民生,着力解决了一批群众身边的急难事。

  地名“上图”——游客多了,村民乐了

  “一到周末,店里的‘生面孔’就多了起来,生意也越来越好。”何沛贤是广州市南沙区东涌镇大稳村村民,在村里经营着一家大排档。不久前,他把自家店铺的名称、详细位置等通过二维码上传到地图软件,生成详细的导航位置,让游客能很方便地找到他的店面。“以前由于缺少规范路名和定位,游客没有村里人带路很难找到。现在游客方便了,我这儿的客人也多了,店里忙了,收入自然就涨了。” 何沛贤高兴地说。

  不仅是何沛贤的大排档,如今大稳村的主要道路都有了规范的名字和路牌,三稳四街、稳发路……醒目的路牌,让村民出行、接收快递都方便了。“我们还在民政部门的带领下,对村里的重点位置、景点、农家乐等进行定位后上传地图,像村里的瓜果长廊、五金店铺都能在地图上搜到。”大稳村负责民政工作的村干部何桂森告诉记者,大稳村面积5.2平方公里,有5000多户籍人口。“随着近几年美丽乡村建设和采摘等农家游的发展,大稳村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观光旅游,但因为很多路没有规范名称,经常有游客反映想去的地方不好找。”

  针对大稳村面临的问题,广州市、区民政部门工作人员与何桂森、村民、志愿者等一起实地调查,并利用地图软件查看哪些地方搜不到、哪里还没有路牌。“对没有标准路名的道路,我们发动村民一起讨论‘取名’。”何桂森说,命名既考虑到规范,能让初来乍到的人一看就懂,也充分结合了村民的习惯。民政部门还专门为大稳村制作了二维码,村里的商户、采摘园等,只要扫码输入名称、道路等信息,就能在地图软件上注册,方便进行定位和导航。

  以“地名+”助力乡村振兴,是广州市民政系统在主题教育中推动实施的一项民生服务。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自今年4月以来,广州市民政局指导推进南沙区乡村地名服务试点工作,共核查道路(街巷)7460条,完成命名申报道路(街巷)1589条,重新设置路牌巷牌3183个、门牌652个,采集乡村地名4450条,编制“一村一图”128幅,切实以规范地名服务群众,助力乡村振兴。

  “内地养老”——环境好,服务也好

  “这里地方大、空气好,护理人员都很有耐心,一按铃他们就来了。”86岁的香港特别行政区居民梁伯从香港退休后已在广州市南沙区生活了20多年。在对比香港的养老院后,他今年选择入住了南沙区养老院。“经常有在香港工作的亲戚前来探望我,都觉得我在这儿的生活很好。”

  作为粤港澳合作的三大重点平台之一,广州市南沙区已吸引港澳企业超3000家、港澳青年创业团队超450个。为让港澳同胞在南沙区安心工作,今年4月,广州市民政局推动出台了《广州市南沙区公办养老机构入住本区港澳老年人实施方案》,提高南沙公办养老机构面向非户籍人口的床位比例,并试点赋予港澳居民申请资格。“港澳老人可申请入住南沙区公办养老机构,首批50张专属养老床位就设在南沙区养老院内。”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南沙区养老院按照公办养老机构定价标准收费,港澳老年人入住享受与南沙区户籍老年人同等普惠的价格。“实施方案发布后,已有近20名港澳老人咨询入住事宜,未来将视情况向港澳老人开放其他公办养老机构的床位。”

  89岁的卢奶奶,子女都是香港居民,一直在广州市南沙区工作,而卢奶奶独自生活在番禺区。新出台的《广州市南沙区公办养老机构入住本区港澳老年人实施方案》明确,除港澳地区老年人外,在南沙区工作的港澳人士及其配偶的直系亲属也可申请轮候入住南沙区公办养老机构。经申请,卢奶奶今年6月顺利入住南沙区养老院。“这儿离孩子们很近,他们忙完工作就会来看我。我的身体好了,他们也很放心。”卢奶奶说。

  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在推动港澳老人内地养老的同时,广州市还将进一步深化粤港澳养老服务合作。“今年5月,粤港签署了合作备忘录,共同推进养老服务交流合作,广州市南沙区将与香港特区政府相关部门直接建立联系沟通渠道,在两地养老服务标准互认互通、养老服务培训、养老院建设、推动养老产业融合发展等方面深入合作。”

  聚集难点——调研走深,民生升温

  广州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广州民政系统深入开展调研,努力解难题、惠民生。

  紧盯民生重点难点确定课题。广州市民政局立足民生特点明确12个方面的调研内容,确定了22个调研课题。各处室和单位结合自身职责,将基层急难愁盼问题作为调研重点。其中,针对居民养老问题确定了15个调研课题,包含居家养老、家庭养老床位等;针对未成年人保护确定了12个调研课题,包含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建设、事实无人抚养儿童摸排、监护缺失儿童救助保护等。

  深入基层摸清问题。市民政局各级领导干部紧扣调研内容,以“四不两直”方式带队深入基层、沉到一线,综合运用问卷调研、蹲点调研、见面座谈、实地走访等方法,认真收集意见建议,听取一线声音。市民政局养老服务处赴各区民政局、市家庭经济核对和养老服务指导中心、市老人院及民办养老服务机构开展调研21次,了解各区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推进情况和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市民政局社会救助处组织开展调查研究,以高质量调研筑牢工作基础。

  聚焦重点切实增进民生福祉。聚焦推动新时代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广州市民政局着力在关键环节上破难题。围绕高质量做实基本民生保障,深入开展社会救助、儿童保护等调研;围绕高质量做细基层社会治理,深入开展社区治理、“城中村”治理等调研;围绕高质量做好基本社会服务,深入开展大城市养老、婚姻家庭辅导、社会组织建设等调研。在调研的基础上,推动实施了一批民生项目。今年4月以来,广州市民政局推动南沙区公办养老机构向港澳老人放开并设置了首批50张专属床位;推动全市176个街(镇)建设了178个具备全托、日托、上门服务等功能的街(镇)综合养老服务中心(颐康中心);推进出台引导流浪乞讨人员就业、自力更生的文件,提升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服务质量。

  “广州市民政系统将努力把调查研究成果转化为谋发展办实事的硬招实招,把惠民生的事办实、暖民心的事办细、顺民意的事办好,全力推动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广州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关闭窗口

扫描关注
广东省民政厅

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