叮铃铃……早上六点钟的闹钟准时响起,伴着办公室窗外晨曦中的微光,邓铭军准时起床,简单洗漱之后吃上一碗泡面,就匆匆忙忙地开始新一天的工作。从接到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任务以来,作为社区党委书记的邓铭军,在办公室不知度过了多少个24小时值守,这里俨然是他的第二个家。作为社区党委书记,疫情发生以来,他跟许多的南海基层干部一样,坚守在战“疫”一线,不仅统筹安排社区的总体防控工作,参与到闸口测温、挨家挨户排 查等一线工作,同时还要安抚社区居民和同事的情绪,带领整个团队筑牢社区防控的铜墙铁壁,竭尽所能保护社区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
由于对疫情的认识不足,导致物业一开始对社区工作人员排查工作不理解、不配合。邓铭军清楚地记得,经过了几天的排查,有的同事倍感压力,在上门排查回来后就忍不住掉眼泪,更有甚者提出辞职,这可把邓铭军急坏了,“当时是疫情防控形势最严峻的时候,人手非常地不足,若是再有同事离开,社区防控压力将加剧。” 越是困难时刻,越要镇定。“不用怕,有我在!我是书记,我先上去,待会由我来问,你们记录。”邓铭军一方面在不停抚慰工作人员的情绪,另一方面马不停蹄地调整排查方案。慢慢地,心存犹豫的同事都被他的行动所打动,继续投身到繁忙的排查工作中。邓铭军的果敢和从容,让社区防控工作不仅获得了工作团队的支持,更得到了群众的配合。 穿上红马甲,熟练地为进出的居民测体温……这样的测温动作,邓铭军不知道重复了多少次。疫情以来,邓铭军的微信每天响个不停,微信是社区居民发来的。有因恐慌害怕不敢去医院拿降血压药,还有家里的蔬菜不够了,还有小朋友的纸尿裤用完了,希望社区工作人员能帮帮忙。邓铭军所在的金峰洲社区是典型的“广佛社区”,常住人口有8万多人,其中90%以上的居民是广佛“候鸟”,同时由于人口的流动性大,疫情防控难度非常大。 如何让这些流动的力量拧成一股绳?在邓铭军的带领下,金峰洲社区党委在全镇率先成立了8个小区临时党支部,由防控专班成员及住宅小区中的党员组成,同时组建起一支由党员、楼长、热心居民、物管人员组成的党群综合志愿服务队,“分两班”推进网格化精细化管理,织密群防群治防控网络。 “大家在微信群里吼一声,很容易就拉起来这个队伍。”谈及志愿服务队的组建过程,邓铭军仍是热血澎湃,临时党支部成立后,社区党员、退伍军人冲在志愿服务队最前面,成为志愿服务第一梯队。党员先锋示范带头,激发了众多热心业主同心抗疫的积极性、主动性。随后,社区的时代糖果悦园小区业委会等自治组织也陆续加入到疫情防控当中,让社区工作人员不再“孤军奋战”。 疫情防控工作千头万绪,每天工作都像打仗一样,经常是早上7点就到办公室,夜深人静才回家。常常一天下来,邓铭军和伙伴们微信步数都超20000步以上,在朋友圈遥遥领先。 每天忙得不可开交,而他的身体也早已发出“警告”,但是他并没有当回事。一天晚上,邓铭军像往前一样在办公室里忙碌着,忽然开始冒冷汗,感到不对劲的他,找了水银体温计,一量发现温度达到了38.4度。邓铭军心里“咯噔”了一下,庆幸的是,在经过各项细致周密的检查后,诊断结果只是普通发烧。顾不得再休息几天,邓铭军就又迅速回到岗位上,与同事们并肩作战。 多方力量共同合力,让金峰洲社区经受住了这次疫情“大考”,没有出现社区性传播。但是在邓铭军看来,金峰洲社区的社区治理服务统筹能力不足等短板也在疫情中暴露出来,于是他开始琢磨希望通过大数据,实现社区的现代化管理。“借着防疫的东风和部门的力量,我们对社区居住人员摸清了底。”邓铭军说,接下来工作的重心就是总结好的做法,也大力以创新补短板,加快社区治理现代化的建设,如加快物业小区里面党组织的建立,把党建引领落实到对各方特别是物业方的统筹和联系;再者就是采用“技防+智防”手段落实住户的清底及动态管控。 邓铭军透露,接下来金峰洲社区将会投入200万元,实施智慧社区升级版的智感安防区建设,打造人脸识别系统、高空鹰眼系统等四道防线,构筑社区动态管理体系。 图为邓铭军为社区居民量体温。
扫描关注
广东省民政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