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版 简繁转换 English

搜索热词: 婚姻登记 低保 养老 收养

河源举办“多彩暑期”关爱服务活动 ——织密守护网,点亮成长路

2025-09-19 16:00:14 来源:河源市民政局 阅读次数:0
浏览字号
打印页面

  河源市民政局聚焦困境、留守和流动儿童在安全防护、情感陪伴与资源获取等方面的突出需求,以“精准化服务、多元化形式、社会化参与”为原则,统筹全市“双百工程”社工站、基层儿童工作人员,联动学校、爱心企业及志愿者团队,扎实开展“多彩暑假”主题关爱服务。截至8月底,全市累计开展各项关爱儿童活动320场,服务儿童17841人次,链接资源折合33万元,跟进重点个案55个,有效筑牢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和流动儿童的安全防线,丰富精神文化生活。

  安全教育织密“关爱防护网”充分发挥“双百工程”社工扎根基层优势,全市各社工站通过动画演示、情景模拟、现场演练等多元形式,向困境、留守和流动儿童重点普及防溺水、防性侵、防拐骗等知识。贝墩镇开展“身体红绿灯”游戏教防性侵教育,热水镇开展“叫伸抛”施救法教学,隆街镇通过入户宣传强化家长“四知道”(知去向、知同伴、知内容、知归时)监护责任,全面提升儿童及家庭的安全意识与应急处置能力。

  入户关爱传递“零距离温暖”暑假期间,各级民政部门聚焦儿童家庭实际需求,分层分类开展入户关爱服务,累计服务5758人次。黄石镇为重点儿童建立“一人一档”动态管理档案,实现需求精准定位。蓝塘镇针对低保家庭儿童心理特点,提供专业情绪疏导服务,缓解其成长焦虑。临江镇运用MHRSP(儿童心理健康风险筛查量表)、MSSMHS(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对112户家庭287名儿童开展心理健康筛查,形成个性化评估报告。廻龙镇结合入户同步宣传夏季常见疾病防控知识,守护儿童身体健康。瓦溪镇主动对接公安等职能部门,协助解决儿童户口登记问题,实现“关爱服务+政策落实”双到位。

  结对帮扶搭建“情感陪伴桥”依托“社工+志愿者”模式,河源市“双百工程”社工站积极联动大学生志愿者为困境、留守和流动儿童提供课业辅导、红色教育及手工课程等陪伴服务。公白镇开展“石榴籽民族团结课”,大湖镇创新探索“一老一小”代际互动模式——组织困境儿童与留守老人结对参与“投掷手榴弹”“重走长征路”游戏,既填补了儿童情感空缺,又丰富了老年人生活,促进代际和谐共融。截至目前,累计开展结对关爱活动10场,服务398人次。

  个案服务提供“纾困解难雨”针对重点儿童困境,各级民政部门联合“双百”社工、儿童督导员、儿童主任深入一线走访摸排,建立“一人一策”重点关爱台账,共跟进55名重点儿童,为其链接资源7万余元。蓝塘镇、龙母镇为存在社交障碍的困境儿童开展“交友达人养成记”“同心交友鼓”等活动。麻布岗镇为生活困难 学生发放助学金,同步赠送教材辅导书、科普读物。源南镇、田心镇为残障儿童链接爱心物资,并通过涂鸦互动、游戏陪伴,构建残障儿童社会支持系统。

  主题活动赋能“多彩成长路”围绕“提升素养、赋能成长”目标,各级民政部门策划举办涵盖红色教育、非遗体验、健康科普、趣味运动会等主题的活动,让三类儿童在实践中成长。涧头镇开展“多方聚力润童心,七彩课堂绽涧头”活动,开设陶泥塑史、客家山歌、岭南建筑绘画、大良鱼灯制作等九大课程。上城街道组织儿童开展“红暖护苗”小医生体验活动。忠信镇开展“健康一夏”活动,普及基孔肯雅热防控知识,并引导4名儿童成为“社区健康小志愿者”,参与社区防疫宣传,在服务中增强社会责任感。

  河源市民政局将继续以儿童成长需求为核心,创新服务、优化内容,推动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均等化、普惠化,切实为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和流动儿童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编织更紧密、更温暖的成长守护网。


关闭窗口

扫描关注
广东省民政厅

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