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4日上午,民政部举行2025年第二季度例行新闻发布会,通报第一季度民政重点工作进展情况,解读民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强新时代民政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关于加快推进养老服务技能人才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工作的实施意见》和民政部、国家邮政局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强地邮协作助力乡村振兴的通知》。民政部区划地名司副司长王晓东、养老服务司副司长李永新、机关党委(人事司)副书记(副司长)张宇星出席发布会。民政部新闻发言人、办公厅(国际合作司)副主任李婉丽主持会议。
张宇星表示,为了弥补目前民政高技能人才队伍总体数量短缺、受教育程度不高、培养能力不足、结构不合理等短板,民政部会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制定了《关于加强新时代民政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这也是两部门首次联合出台的民政领域高技能人才文件。该意见共六部分15条内容,明确了健全人才培养体系、完善人才使用制度、畅通人才评价通道、健全人才激励机制等方面的具体措施。
记者从发布会上了解到,近年来,如养老护理员、孤残儿童护理员、殡仪服务员、遗体防腐整容师、遗体火化师、公墓管理员、矫形器装配工、假肢装配工等民政传统特色职业的从业者广泛活跃在民政生产服务和技术创新的第一线,是民政部门履行社会服务职能的基本力量和宝贵资源。此次印发的文件针对这些民政高技能人才,完善了人才培养、使用、评价、激励全链条体系。
李永新表示,《关于加快推进养老服务技能人才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工作的实施意见》是我国首个关于养老服务技能人才评价工作的专项政策文件,是对2023年民政部等12部门制定的《关于加强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12部门文件)的进一步细化实化。该意见旨在加快完善以养老护理员为重点的养老服务技能人才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工作体制机制,落实职业技能等级制度,推动评价结果与岗位使用、工资待遇紧密结合。
李永新解读了该意见提出的六个方面的新要求。其中,在“新八级工”职业技能等级(岗位)实施范围方面,要求全面推行职业技能等级制度,将“新八级工”职业技能等级(岗位)实施范围由12部门文件中开展试点的养老护理员,拓展至设有高级技师等级的全部养老服务技能类职业(工种),并详细列出了“新八级工”职业技能等级(岗位)对应的基本要求和评价实施机构。同时,鼓励具备条件的养老服务企业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民政部门的指导下,制定特级技师和首席技师技术职务(岗位)评价规范并开展评聘工作。
王晓东介绍,民政部会同国家邮政局在深入调研总结地方经验的基础上,联合制定印发《关于加强地邮协作助力乡村振兴的通知》。该通知对织密乡村邮路地名网、健全乡村邮路地名标志体系、深化乡村邮路信息采集应用、加强乡村邮路地名文化创新、推进“地名+邮政快递”利农惠农服务、加强地邮协作组织领导等六个方面进行部署,旨在充分发挥“乡村著名行动”与“快递进村”“村村通邮”的叠加效应,加快构建适应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要求的乡村地名管理服务体系和农村寄递物流体系。
记者从发布会上还了解到,今年一季度以来,民政部认真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全国两会部署,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新成效。民生兜底保障方面,确定山东省民政厅等56个单位为全国社会救助创新实践揭榜挂帅单位;截至2月底,全国城市和农村低保平均标准分别达到每人每月798元、594元。社会组织管理方面,出台《取缔非法社会组织办法》,常态化打击整治非法社会组织;截至目前,全国共登记社会组织87.3万家。区划地名管理服务方面,启动“何方家国:行政区划历史文化纵横”主题宣传活动;落实地名备案公告制度,全国共备案公告地名8.7万个。社会事务管理方面,公布修订后的《婚姻登记条例》,实行婚姻登记“全国通办”,截至3月底,全国累计办理内地居民婚姻登记“跨省通办”51.7万对;联合国家林草局印发做好2025年清明节祭扫工作的通知,清明节三天,全国提供现场祭扫服务的殡葬服务机构约6.55万个,接待现场祭扫群众约5433.95万人次;落实残疾人两项补贴制度,截至2月底,已惠及1188.9万困难残疾人和1635.1万重度残疾人,累计受理“跨省通办”申请3138人、“全程网办”申请109795人;印发《精神卫生福利机构管理办法》和《精神卫生福利机构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老龄工作方面,协调开展第二批“银龄行动”省际对口援助;印发《关于做好“银龄行动”标识、队旗、口号和宣传用语使用宣传推广工作的通知》。养老服务发展方面,会同商务部等部门印发《关于做好2025年家装厨卫“焕新”工作的通知》;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印发《促进普惠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截至目前,各类养老机构和设施总数达40.6万个,床位799.1万张,老年人高龄津贴、养老服务补贴、护理补贴、综合补贴分别惠及3657万、548.7万、96.7万、515.1万老年人。儿童福利保障方面,切实做好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基本生活保障,截至目前,全国集中养育孤儿、社会散居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平均保障标准分别达每人每月1987.1元、1527.1元、1515.9元;印发《“福彩圆梦·孤儿助学工程”项目实施办法》;会同10部门印发《农村留守妇女困难群体精准关爱帮扶行动方案》。慈善事业促进方面,启动第十三届“中华慈善奖”评选表彰工作;截至目前,全国慈善组织达到1.6万家,累计备案慈善信托2355单,合同金额达91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