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版 简繁转换 English

搜索热词: 婚姻登记 低保 养老 收养

脱贫攻坚伟业的民政华章

2021-04-12 10:06:21 来源:《中国民政》杂志 阅读次数:952
浏览字号
打印页面

  “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在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的重要时刻,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创造了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2021年2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人民大会堂的庄严宣告,传遍万水千山。

  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收入水平显著提高,全部实现“两不愁三保障”;脱贫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大踏步赶上来,行路难、吃水难、用电难、通信难、上学难、就医难等问题得到历史性解决;脱贫群众精神风貌焕然一新,信心更坚、脑子更活、心气更足;广大扶贫干部把心血和汗水洒遍千山万水、千家万户,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更加牢固……在这幅山乡巨变、山河锦绣的恢弘时代画卷中,镌刻了民政的最美剪影。


上下同心 尽锐出战

咬定青山不放松

  战地黄花分外香。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引领亿万人民,以“一个都不能少”的铮铮誓言,以“不破楼兰终不还”的铁血壮志,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历史性跨越,开启了向着更高目标进发的新征程。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民政工作关系民生、连着民心,是社会建设的兜底性、基础性工作。”

  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为民政领域做好脱贫攻坚相关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强大动力。民政部党组以上率下,坚持不懈深化理论学习。推动每一个单位建立脱贫攻坚理论学习制度和学习计划;要求每一个党员干部深入开展脱贫攻坚理论学习,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深深的牵挂里有无比坚定的决心。部党组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民政业务工作,统筹推进脱贫攻坚日常工作和专项巡视整改工作。督促各单位制定年度脱贫攻坚工作计划并抓好落实,连续四年将脱贫攻坚列入基层蹲点调研重要内容,党组成员不畏严寒酷暑,不惧山高路远,带队到重点地区实地调研督导,实现对“三区三州”所在省份调研全覆盖。深山小院里的欢歌笑语、农家账本前的细致追问中,帮助解决了一批批的重点难点问题。坚持问题导向,从严整改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及“回头看”指出的问题,严格落实双月督促调度制度,以整改促落实,促成效提升。连续三年开展农村低保专项治理,提供纪律和作风保障,推动解决困难群众难点痛点问题。

  作为罗霄山片区牵头联系单位,民政部先后召开8次罗霄山片区部际联席会议和现场推进会,推动形成工作合力,加大民政领域帮扶支持力度,会同江西、湖南两省提出协调解决事项,积极协调20个相关部门研提支持意见,全部事项做到“件件有回音”。同时,民政部党组坚持高位推动,多次召开部党组会、部长办公会和部扶贫工作领导小组会议,研究部署定点扶贫工作。5年来,向两定点县下达各类民政事业资金14亿元,安排彩票公益金6100万元,协调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7536万元。聚焦产业帮扶,加大农产品帮销力度,还动员引导社会组织、爱心企业支援定点县。

  “三区三州”是国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难啃的“硬骨头”。这些年来,民政部坚持将“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作为民政领域脱贫攻坚的重中之重,积极协调相关部门在政策、资金、项目、人才等方面持续加大支持力度。2019年和2020年连续两年新增的158.2亿元中央财政困难群众救助补助资金,全部安排给“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2019年和2020年连续两年实施民政部彩票公益金“三区三州”专项倾斜项目。此外,民政部组织实施了深度贫困地区社会服务兜底工程、“福康工程”等项目,夯实兜底保障基础;联合国家发展改革委、原国务院扶贫办制定《深度贫困地区特困人员供养服务设施(敬老院)建设改造行动计划》,支持地方特困人员供养服务设施(敬老院)建设项目,重点加大对“三区三州”倾斜力度。

  此外,民政部立足部门职能,广泛引导和动员社会组织参与脱贫攻坚。截至2020年底,全国社会组织共实施扶贫项目超过9万个,各类资金投入1245.18亿元;全国慈善组织年均投入扶贫济困的慈善支出近500亿元;支持选派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和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到贫困地区开展服务,受益群众达到500余万人次;连续三年聚焦脱贫攻坚主题,举办中国慈善项目交流展示会,为贫困地区对接资金逾340亿元;连续四年组织开展脱贫攻坚志愿服务宣传展示活动。

  2020年初,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乱了既定的节奏,民政领域刚脱贫群众面临返贫风险,未脱贫群众身陷困境,兜底任务难上加难,巨大挑战横亘眼前,怎么办?广大民政系统干部职工、数百万社区工作者、上千万志愿者闻令而动,以非常之举战非常之役,有效统筹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确保了兜底保障的使命任务如期完成。


精准务实 开拓创新

敢教日月换新天

  不搞大水漫灌,不要“手榴弹炸跳蚤”,针对深度贫困地区不同的致贫病根,习近平总书记深入思考“怎么扶”的破解方法,创造性地提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

  因地制宜是宝贵经验,精准扶贫是科学态度。民政部在脱贫攻坚的伟大实践中一以贯之的贯彻落实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在民政部的定点扶贫县——江西省的莲花县和遂川县,依托革命老区红色传统、得天独厚自然资源优势和毗邻省份产业需求,牢牢抓住产业扶贫这个“牛鼻子”,把稳定脱贫建立在产业持续发展的基础之上,完善产业扶贫带贫益贫机制。莲花县以甘祖昌干部学院为依托,建成甘祖昌“不忘初心”事迹陈列馆,宣传甘将军不忘初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光辉事迹。结合学院吃住在农家、带动贫困户多途径增收的模式,积极募集善款投入,争取到中国扶贫基金会捐赠300万元帮助困难群众增建民宿,红色培训产业蓬勃发展。遂川县2016年以来,带动贫困户发展茶叶、油茶等传统产业76416亩,养殖猪牛羊9002头,户年均增收2000余元,以小小的茶叶成就“绿色黄金”之路。近年来,各级民政部门找准主攻方向,积极扶持帮扶村发展产业,强化造血功能,不少贫困群众收入成倍增加。结合帮扶村资源优势,发展种植养殖业项目、援建加工作坊、建光伏发电站、开设电商试点,促进群众增收致富。古老的村庄,每天都发生着喜人的变化。

  广西百色市右江区龙川镇龙川村的周立志家有5口人,可周立志身患重病,丧失劳动能力,一家人只能靠妻子在镇里打零工和母亲的养老金维持生活,生活困难。早在2016年,周立志家被纳入了建档立卡贫困户,但因当时他家庭收入超过低保标准,不能享受低保金。

  农村低保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相衔接,让周立志一家的命运出现了转机。伴随低保标准的提高,周立志家庭财产状况符合低保条件,经申请,民政部门将他的家庭纳入了农村低保范围,使他们的基本生活得到了有效保障。

  为确保符合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纳入低保等兜底保障范围,民政部会同相关部门先后出台《关于做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的指导意见》《关于在脱贫攻坚三年行动中切实做好社会救助兜底保障工作的实施意见》等政策措施,并就加强农村低保制度和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提出要求。2017年底以来,全国各县(市、区)农村低保都达到或超过了国家扶贫标准,确保实现贫困群众吃穿“两不愁”。

  一边扩大兜底保障范围、提高标准水平,一边科学识别,精准救助。为提高救助兜底精准度,这些年来,民政部从机制建设入手,指导各地坚持定性定量相结合,统筹考虑家庭成员收入、财产、刚性支出等因素,合理设置指标,精准认定农村低保对象。

  对于不符合整户纳入低保条件的未脱贫建档立卡贫困户的情况,如何实现应保尽保?对于贫困人口遇到的突发性、紧迫性、临时性基本生活困难,如何实现程序规范与救助为先的平衡?……面对脱贫攻坚道路上的挑战,民政人秉持创新是推进工作的第一动力,创造性地提出对不符合整户纳入低保条件的未脱贫建档立卡贫困户,将家庭中的重度残疾人、重病患者参照“单人户”纳入农村低保,确保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2018年,民政部联合财政部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临时救助工作的意见》,细化实化临时救助对象、程序、标准和救助方式等,提高制度的可及性和救助的时效性。进一步简化审核审批程序,积极开展“先行救助”。

  2019年,民政部联合财政部、原国务院扶贫办出台《关于在脱贫攻坚兜底保障中充分发挥临时救助作用的意见》,进一步明确发挥临时救助在解决“两不愁”问题中的兜底作用和“三保障”方面的支持作用。2020年中办、国办出台《关于改革完善社会救助制度的意见》,社会救助法的立法进程稳步推进。


攻坚克难 不负人民

不破楼兰终不还

  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少。特困人员,农村留守老人、留守儿童和留守妇女,困难残疾人,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等民政服务对象,面临着特殊的困难,需要特别的关爱。民政部在制定政策文件、设计实施项目、分配资金时,始终把习近平总书记关注的这些特殊群体放在首位,通过调整完善低保政策、拓展农村老年人照护服务、加强农村特殊儿童和留守妇女关爱帮扶等措施,使特殊贫困群体的生活得到了有力保障。

  这些年来,民政部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健全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制度的意见》,将符合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纳入救助供养范围,科学制定救助供养标准,推进提高生活不能自理特困人员集中供养率,加强分散供养特困人员照料服务。纳入特困供养的贫困人口基本生活标准均不低于当地低保标准的1.3倍。各地民政认真落实政策,扎实做好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有关工作:江西兴国高质量推进特困失能人员集中照护;山东落实“三个聚焦”精准提升特困人员救助供养的温度;广西田林分类施策托起特困人员生活底线……

  2017年,民政部会同公安部等9部门发布了《关于加强农村留守老年人关爱服务工作的意见》,推动各地建立健全家庭尽责、基层主导、社会协同、全民行动、政府支持保障的农村留守老年人关爱服务机制,让兜底保障更有温度、让农村老年人有人关心、有人过问、有人帮助解决困难。

  这些年来,全国所有省份均制定农村留守老年人关爱服务的专项政策文件或实施细则,形成了配套完善的政策体系,农村留守老年人关爱服务政策实现了省级层面全覆盖,北京平谷“医养联动”破解农村养老难题;江苏南京谷里构建农村多元综合养老服务体系;四川省邛崃市民政局创新服务路径载体,构建“3+2+N”农村老人关爱服务体系……

  留守带给孩子许多不能承受之重,如何让他们健康成长是我国发展和改革必须解决的课题。民政部推动全国所有省(自治区、直辖市)出台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和困境儿童保障工作的政策措施,会同原中央综治办等7部门开展农村留守儿童“合力监护、相伴成长”关爱保护专项行动,帮助落实家庭监护、强制报告、落户登记、控辍保学等责任,让儿童福利事业更“实”更“暖”。此外,民政部等十二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事实无人抚养儿童保障工作的意见》,首次将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纳入国家保障范围,填补了儿童福利政策空白。充分发挥60余万名村(居)儿童主任的作用,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社会散居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困境儿童的关爱保护,并通过动员社会组织等社会力量,为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提供科普知识、儿童娱乐、心理疏导等关爱服务。广东省各级民政部门出台了加强儿童保障体系建设的意见和措施等,标志着具有广东特色的“大儿童保障”体系初步建立;江苏全面细致排查,探索创建“3+4+N”模式,精准落实多重关爱政策;甘肃、云南等地实现乡镇儿童督导员、村级儿童主任全覆盖……

  针对农村留守妇女在生产生活中面临的一些困难和需求,2019年,民政部、公安部、司法部等13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妇女关爱服务工作的意见》,首次从国家层面对完善农村留守妇女关爱服务工作进行部署,提出具体关爱服务措施。要求进一步完善农村留守妇女关爱服务体系、健全工作机制、提升关爱服务能力,对留守妇女提供的就业创业指导、精神关爱、权益维护、家教支持等政策措施,赢得各界点赞。

  在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方面,民政部印发深入开展全国救助管理和托养机构“开放日”活动的通知;组织开展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服务质量大提升专项行动;连续多年将救助寻亲服务工作纳入工作重点和综合评估指标,加强对地方工作指导和督促。各地从完善救助寻亲政策、健全寻亲服务体系等方面入手,推进落实。广州创新建立救助寻亲18种方法;江苏淮安创新“四化融合”救助寻亲经验模式;泗阳四化”服务做好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让温暖照进他们的回家路……

  为切实解决贫困重度残疾人脱贫难题,民政部会同相关部门印发《关于在脱贫攻坚中做好贫困重度残疾人照护服务工作的通知》,部署和启动了贫困重度残疾人照护工作。实施“福康工程”项目以来,累计安排资金3.08亿元,为符合条件贫困残疾人提供基本手术矫治康复和康复辅助器具配置服务。持续落实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截至2020年底,分别惠及1212.6万、1473.8万残疾人。

  这是一场硬仗,不是轻轻松松一冲锋就能打赢的。脱贫攻坚重大胜利的背后,闪动着无数负重前行的身影,传颂着众多催人泪下的故事。广大民政人心怀对人民的赤子之心,吃苦耐劳、不怕牺牲,充分彰显了共产党人的使命担当和牺牲奉献。在脱贫攻坚主战场上,一个民政扶贫干部就是一个指挥部。他们舍小家为大家,把汗水流淌在战贫一线。他们也是血肉之躯,也有父母家人,但为了带领群众早日脱贫,他们把对家人的“亏欠”埋在心底,把对群众的责任扛在肩头,用自己的“辛苦指数”换来老百姓的“幸福指数”。


乘势而上 再接再厉

而今迈步从头越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民政部将全面落实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任务要求,扎实做好巩固拓展民政兜底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稳定实施有关救助保障政策,加强重点群体返贫监测,强化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社区后续扶持,继续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切实让兜底脱贫的基础更加稳固、成效更可持续,不让一个困难群众掉队。

  1986年的10月17日,民政部井冈山经济开发工作团正式成立,奏响了定点扶贫的民政乐章。2014年,国务院批复,将每年的10月17日设立为我国“扶贫日”。历史的巧合是民政部扶贫的最美记忆。从农村扶贫到定点扶贫,从兜底保障脱贫到民政领域脱贫攻坚,民政部始终坚持“民政为民、民政爱民”的工作理念,不断将“国之大者”落实为民政部门的工作实践,在社会建设领域发挥了兜底性、基础性、普惠性作用。

  阔步新时代,又启新征程。民政部将持续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的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和关于民政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加强党对民政工作的领导,聚焦脱贫攻坚,聚焦特殊群体,聚焦群众关切,全面发力基本民生保障、基层社会治理、基本社会服务,不断编密织牢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兜底保障网,托住长效减贫之底。民政事业必将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创造更加美好的明天。

  来源:《中国民政》杂志

  记者:石玉、侯婧


关闭窗口

扫描关注
广东省民政厅

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