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类
成思源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优化城市社区老年人社会工作服务介入体系的提案》(第20220822号)提案收悉。经综合省卫生健康委意见,现将办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近年来,我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工作、民政工作和养老服务的重要讲话及指示批示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加快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重点发展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不断健全社区服务体制机制,满足我省老年人多元化的养老服务需求。
一、关于各级政府做好组织和管理工作,与社会组织做好分工合作方面
(一)不断加强顶层设计与工作指导。2021年12月以广东省养老服务部门间联席会议的名义印发专项规划《广东省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十四五”规划》中要求在城市发展“街道-社区-小区-家庭”四级服务网络。一是在街道建设综合养老服务机构(中心),承担全日托养、日间照料、上门服务、协调指导等综合服务功能,作为中心站点辐射周边社区。二是在社区推进居家养老服务站建设,为社区老年人提供日间照料、膳食供应、护理保健、精神慰藉、辅具配置、居家上门等“一站式”养老服务,并支持承接街道委托的居家巡探访、失能老年人帮扶等服务。三是在有需求和有条件的住宅小区(片区),充分发挥社区党组织的作用,可延伸居家养老服务点,探索“社区+物业+养老服务”等模式,为居家养老提供上门服务支持。四是在家庭探索家庭养老床位建设,通过家庭适老化改造和智能化升级,依托养老服务机构上门为居家老年人提供专业照护服务。依托辖区内养老机构专业服务资源的支撑作用,逐步形成衔接有序、功能互补的城市社区养老服务网络,为老年人提供便捷可及、优质高效的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各级政府加强对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的统筹协调、培训示范和服务指导工作。
(二)不断健全养老服务机制。2020年建立由省政府分管副省长担任召集人、24个部门为成员单位的广东省养老服务部门间联席会议制度,明确职责分工,部署发展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等重点工作任务,形成了部门联动合力推进全省养老服务发展新局面。
(三)引导社区社会组织参与养老服务。充分利用社区社会组织扎根基层、贴近群众的特点,积极发挥其在服务社区老年人的作用。引导社区社会组织在城乡基层党组织领导、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指导下,围绕养老服务等民生领域,以“邻里守望”等为主题,扎实开展各类有特色、有实效的主题志愿服务活动,重点为社区内特困人员、空巢老人等困难群体提供亲情陪伴、生活照料、心理疏导、法律援助、社会融入等关爱服务,传承互帮互助的传统美德,构建与邻为善、守望互助的邻里关系,推动社区志愿服务常态化,提升志愿服务覆盖面。鼓励各地方政府通过购买服务、委托项目等方式,提升社区社会组织参与提供健康、养老等社区服务的能力。
二、关于在明确街道及各方力量的主要分工及主要职责方面
(一)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社区服务机制。健全村(社区)党组织引领,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主导,村(社区)居民为主体,群团组织、社区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和驻区单位共同参与、协同开展社区服务的体制机制。发挥基层党组织对各类服务组织、机构、人才的引领作用。在基层党组织的牵头下,开展社区养老服务等项目设计、协商决策、实施和评价问效等工作。积极发挥群团组织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优势,探索建立基层党组织领导下的群团组织参与城乡社区养老公共服务机制。
(二)健全“五社联动”机制。发挥社区居委会的基础作用、社区社会组织的服务载体作用、社会工作者的专业支撑作用、社区公益慈善资源和社会服务机构的支援作用,探索社区养老等社区服务可持续发展模式。培育扶持一批具有较强专业性和信誉度的社区服务机构,采取政府购买、公益创投等形式,积极引导社区社会组织和社会力量承接社区养老服务。
三、关于在融合社区资源,形成多元共治的格局方面
(一)深入推进“广东兜底民生服务社会工作双百工程”
省民政厅会同省财政厅、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妇联、省残联实施“广东兜底民生服务社会工作双百工程”,目前全省1629个乡镇(街道)社工站全部挂牌运作,实现乡镇(街道)社工站100%覆盖。1.4万名社工立足镇街,深入村居,积极参与社区治理,以社区为载体、以家庭为单位,运用社会工作专业理念、方法与技能,开展民生政策宣传,协助落实国家民生保障政策,为包括留守老人、孤寡老人等在内的困难群众和特殊群体统筹提供情绪疏导、心理抚慰、精神关爱、关系调适、能力建设、资源链接、社会融入等方面专业服务。2022年上半年,“双百”社工联动84万名志愿者、8662个社会组织,为困难群众和特殊群体提供服务1390万人次,链接社会慈善资源1.21亿元。
(二)推动“社工+志愿者”联动为老服务
培养老年社会工作者队伍,在养老服务机构中开发设置社会工作者岗位,为老年人提供精神慰藉、心理疏导、照料支持和生活陪伴等多样化、专业化养老服务。推进养老领域志愿服务发展,采取政府购买志愿服务组织服务等方式,积极扶持培育各类为老志愿服务组织,支持引导志愿服务组织、慈善组织承接和运营为老志愿服务项目。实施广东志愿者守信联合激励计划,推动时间储蓄制度应用于为老志愿服务实践,鼓励各地探索利用“区块链”等新兴技术建立为老志愿服务储蓄与回馈等正向激励机制。充分发挥乡镇(街道)、村(居)社会工作服务站(点)作用,推动老年社会工作者、为老服务志愿者等联动为老服务。组织发动基层党员干部对农村留守等特殊困难老年人定期巡访、结对帮扶。鼓励支持邻里互助、亲友相助等互助养老模式。
四、关于在加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平台的枢纽作用方面
(一)夯实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基础。目前全省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超过2.1万个;设立家庭养老床位超过1.6万张;为超过2万户老年人家庭实施居家适老化改造;大力推进居家社区养老“大配餐”服务工作。截至2021年底,全省共建有助餐配餐服务点超过2100个,覆盖90%以上地市(包括所有珠三角地区),累计服务老年人超过5000万人次,大配餐工作经验被国家发改委宣传推广。
(二)推进乡镇(街道)层面综合养老服务机构建设。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全省乡镇(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建设的通知》,以老年人服务需求为导向,加快推进在乡镇(街道)层面设立具备全托、日托、上门服务、对下指导等综合功能的养老服务机构,增加城乡社区嵌入式、综合性、多功能、普惠性优质养老服务供给,满足老年人就近就便的养老服务需求。截至2021年底,全省乡镇(街道)具备综合功能的养老服务机构总体覆盖率达到68.5%。广州市嵌入式社区养老经验做法,列入了省委深改委第二批基层改革创新经验可复制可推广清单。
(三)大力提升基层医疗护理服务能力。不断增加居家、社区、机构医养结合服务供给,推动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深度融合,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居家老年人提供上门服务的能力,更好满足老年人健康养老服务需求。积极推动“互联网+护理服务”,截至2021年12月,我省共186家医疗机构开展“互联网+护理服务”试点工作,从业护士达11709人,提供“互联网+护理服务”19万人次,精准满足群众居家护理服务需求,为需要上门护理服务人群提供显著便利。积极引导社区护理站建设,不断创新社区医养服务,夯实社区医养结合基础。借鉴推广广州社区护理站建设经验,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社区护理站建设,为社区居家老年人提供便捷、专业、规范的上门护理服务。截至2021年8月,广州已建有护理站129家,固定服务23417人,有效解决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和院后延续护理服务难题。推动家庭医生签约和家庭病床服务,全省各地均建立了家庭医生激励机制,提供上门医疗卫生服务的机构10539家,共为643万的老年人提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建立家庭病床36855张。
(四)加强政策扶持力度。我省加强政策引导,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参与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省市两级发布《广东省养老服务投资扶持政策措施清单》,明确用地扶持、税费优惠、医养结合等25项清单,为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提供政策指引。出台《关于进一步明确有关行业及机构执行水电气价格政策等问题的通知》,进一步明确并落实养老服务机构用水、用电、用气执行居民价格政策。同时,我省建立健全相关制度,将政府购买养老服务所需资金纳入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资金统筹安排。
(五)不断提升为老信息化水平。开展“关爱老人、享受美好生活”行动,创新在“粤省事”平台上线尊老爱老服务专区。截至2021年底,累计业务量达2409.4万,其中高龄老年人津(补)贴申领业务量59.7万人次。在全国率先创新开发“一证通行”服务系统,有效解决老年人“办事难”的问题,目前累计核验60岁以上老年人超过570万人,约1450万人次。帮助老年人解决“数字鸿沟”“生活出行难”问题的创新举措被列入全国第一批运用智能技术服务老年人典型案例。鼓励发展社区嵌入式老年护理服务机构,为老年人提供专业、便捷的医疗护理服务。截至2021年底,我省共186家医疗机构开展“互联网+护理服务”试点工作,从业护士达11709人,提供“互联网+护理服务”19万人次,群众享受居家护理服务更加便利。
下一步,我省将主要从以下四方面持续推动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发展。一是健全城乡社区服务统筹协调机制。坚持在各级党委和政府领导下,相关部门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压实市、县(市、区)主体责任,乡镇(街道)直接责任,共同推进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建设,形成上下贯通、以块为主、条块结合的组织领导机制。二是优化服务供给。发展“街道-社区-小区-家庭”四级服务网络。进一步加大社区养老的依托作用,加强日间照料、长者饭堂、社区养老服务综合设施等平台和网络建设,发展日间照料、短期托养、社区支援、文体娱乐等服务,为老年人走出家门、融入社区、参与社会提供支持。三是稳步推进“双百工程”各项工作,确保年底前全省村(居)建成社会工作服务点,实现全省社会工作服务站(点)100%覆盖、困难群众和特殊群体社会工作服务100%覆盖。以社区为平台、养老服务类社会组织为载体、社会工作者为支撑,大力支持志愿养老服务。四是优化涉老信息整合平台。完善并有效运用信息化综合平台,整合供需对接、评估计划、质量监控、资源统筹、多元支付、服务协调等功能。推动建立信息化平台共享机制,多方及时共享涉老数据。
专此答复,诚挚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您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广东省民政厅
2022年7月22日
扫描关注
广东省民政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