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版 简繁转换 English

搜索热词: 婚姻登记 低保 养老 收养

广东出台《关于改革创新体制机制健全社会救助体系的若干措施》
——积极发展服务类社会救助、加快建设为群众提供一站式服务的综合救助服务平台

2024-12-26 11:49:15 来源:广东省民政厅 阅读次数:0
浏览字号
打印页面

  近日,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民政厅等单位《关于改革创新体制机制健全社会救助体系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12月26日,广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若干措施》的出台背景、主要内容、特色亮点等,并回答记者提问。

  《若干措施》聚焦政策、对象、服务、要素、组织等5个方面进行创新,涵盖6个方面27项内容,要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坚持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聚焦系统集成、协同高效、弱有众扶,通过改革创新体制机制,健全以基本生活救助、专项社会救助、急难社会救助为主体,社会力量参与为补充的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加快形成覆盖全面、统筹城乡、分层分类、精准高效、公平规范、温暖便捷的具有广东特色的综合救助格局。

全景图.jpg


对标“政策全覆盖”,强化有效衔接,

完善覆盖全面的低收入人口社会救助政策体系

  广东省民政厅相关负责人介绍,广东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社会救助工作,省政府连续14年将“提高低保、特困人员等保障水平”列入省十件民生实事,社会救助保障标准保持全国前列,目前已将教育、农业农村、残联等12个部门的教育助学资助对象、脱贫不稳定户、重度残疾人等18类困难群众共近490万人纳入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范围,及时有效开展常态化救助帮扶,有力保障全省低保、特困、低保边缘和支出型困难家庭成员等近160万名低收入人口的基本生活。

  为切实兜住兜准兜好基本民生底线,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困难群众,《若干措施》明确低收入人口的范围包括最低生活保障对象、特困人员、防止返贫监测对象、最低生活保障边缘家庭成员、支出型困难家庭(刚性支出困难家庭)成员,以及其他困难人员。

  《若干措施》统筹各项低收入人口救助政策,分层分类实施综合救助。加强社会救助与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等社会保障政策的有效衔接。健全困难家庭中特殊困难群体救助帮扶政策方面建立健全长效保障机制和服务救助机制。推进防止返贫帮扶与社会救助政策有效衔接方面由政策兜底帮扶的脱贫人口,逐步与通过就业、产业帮扶有能力稳定脱贫的人口分开,实行分类管理。健全急难救助政策方面对在广东省行政区域内遭遇突发性、紧迫性、灾难性困难导致基本生活暂时出现严重困难的人员,取消户籍地、居住地申请限制,在急难发生地按规定给予临时救助。推进常住人口救助政策方面推动建立户籍地和居住地联合协查机制,对符合条件的常住人口,实施临时救助、教育救助、住房救助、就业救助;加强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实现持有居住证的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全覆盖。完善“物质+服务”救助政策方面针对老年人、未成年人、残疾人、重病患者及其他困难群众在心理慰藉、生活照料、康复服务等方面需求,按需开展生活类、照护类、支持类等服务救助。健全救助城乡统筹发展政策方面推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逐步实现标准统一、制度并轨。


对标“对象全覆盖”,强化“政策找人”,

优化低收入人口主动发现和分类处置机制

  近年来,广东通过数字赋能强化主动发现,采取“个人申报+基层走访+信息监测”等方式,推动“人找政策”向“政策找人”与“人找政策”相结合转变。

  《若干措施》明确,要完善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信息平台和低收入人口数据库。加快建设跨层级、跨地域、跨系统、跨部门的“粤众扶”综合救助信息系统。各单位依托“粤治慧”省域治理数字化总平台、“粤省事”平台,及时反馈救助帮扶信息,形成“一户(人)一条救助链”。

  要健全经常性走访摸排机制,县级民政部门要组织动员乡镇(街道)干部、村(社区)“两委”成员、村级社会救助协理员、社会工作者、网格员等经常性走访困难群众,发现家庭状况发生变化的,及时录入低收入人口数据库。要科学合理设置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指标体系,精准监测家庭支出骤增、家庭收入骤减、人口变化等。要加强省级家庭经济状况核对机构服务能力建设,发挥各级核对机构作用,为相关部门、群团组织精准认定救助对象提供支撑,并逐步向社会福利和慈善帮扶项目等领域延伸。要健全快速响应、分类处置机制,各地民政部门发现低收入人口未纳入社会救助范围但可能符合条件的,要将信息分类推送至相关部门处理,相关部门要及时反馈处理结果。县级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工作协调机制应及时研究处理急难个案。


对标“工作全覆盖”,强化政策贯通,

健全低收入人口分层分类的综合救助工作体系

  《若干措施》提出,由民政部门牵头,相关部门积极配合,依托“粤众扶”,成立横向联动相关部门、群团组织、提供惠民补贴(服务)相关单位、社会力量,纵向贯通省、市、县、镇、村五级的综合救助服务平台。平台集救助政策宣传展示、救助资源汇聚、社会组织孵化、慈善信息聚集、志愿服务集散等功能为一体,为困难群众提供一站式、可视可感的优质服务。

  省级平台是全省社会救助工作智能调度中枢。市级平台统筹政府部门、群团组织、社会力量等多元主体力量。县级平台聚焦资源调配,组织议事会商、培育专业队伍,梳理发布政策清单、需求清单、服务清单、资源清单等。镇级平台聚焦需求化解,负责项目落地、业务办理,提供专业化服务。村级平台聚焦“入户一门、分类识别需求”,主动发现需要救助的困难群众,加强探访关爱,打通为民服务“最后一米”。

  《若干措施》明确,夯实基本生活救助,完善医疗(含疾病应急)、教育、住房、就业、受灾人员等专项社会救助,加强急难社会救助,积极发展服务类社会救助,做好其他救助帮扶,引导支持开展慈善帮扶。


对标“要素全覆盖”“组织全覆盖”,

健全要素保障机制,强化组织保障

  《若干措施》明确,健全要素保障机制。健全财政投入保障机制和监督检查长效机制,明确将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资金和社会救助所需工作经费纳入全省各级财政预算,要求县级加强联合督导检查,确保救助资金真正用到困难群众身上。充分发挥群团组织、社区工作者、网格员、村级社会救助协理员、儿童督导员、儿童主任、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等组织力量,社会工作者等专业力量,以及社会组织、志愿者、爱心企业、爱心人士等社会力量的作用,深入实施“广东兜底民生服务社会工作双百工程”,并配齐配强社会救助工作人员。

  《若干措施》要求,强化组织保障。强化党建引领,加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政牵头、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健全责任体系,明确地级以上市、县(市、区)、乡镇(街道)、村(居)民委员会等工作责任。加强部门协同,加快健全统一高效的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工作协调机制,共同做好社会救助工作,切实兜住兜准兜好基本民生底线。


       政策原文: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民政厅等单位《关于改革创新体制机制健全社会救助体系的若干措施》的通知

关闭窗口

扫描关注
广东省民政厅

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