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版 简繁转换 English

搜索热词: 婚姻登记 低保 养老 收养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人大建议办理

广东省民政厅关于广东省十二届人大五次会议第1637号代表建议答复的函

2017-06-09 22:03:19 来源:广东省民政厅 阅读次数:367
浏览字号
打印页面

粤民函〔2017〕1278号

C

邓中青等代表

你们提出的关于将义工服务时间银行应用于社区服务的建议收悉综合省委宣传部、团省委意见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充分发挥政府在“义工服务时间银行”实施过程中主导作用的问题

义工服务时间银行是义工激励和社会回馈的载体和形式之一,有助于体现志愿服务的价值,激励更多志愿者持续参服务,推动志愿服务的健康发展。近年来,我省广州市南沙区、佛山市顺德区等地已试行“义工银行”机制,如南沙时间银行以志愿服务时间存储交换为核心,以“时间币”为媒介推动社会各界资源与社区需求对接,形成社区自助互助服务平台,政府、个人、单位均可注册成为会员,进行服务交换或公益合作。各地结合当地实际,采取了多元化的措施鼓励志愿服务持续发展。如广州、深圳、珠海等地推出外来务工人员积分入户志愿服务分值认定措施;与爱心商家合作推出志愿者优惠活动。各志愿服务组织也结合实际实施多种激励回馈措施,包括发放志愿服务服务证书、提供培训、聚会团建、评级评优、赠送纪念品等。这些措施均是以义工服务时间为基础而实施的义工激励和回馈措施。作为全国青年信用体系建设试点省(市)之一,广东率先于2016125日出台全国首个面向全体志愿者的守信联合激励计划。20171月省发展改革委、人民银行广州分行、团省委等53个省直和中央驻粤单位联合印发《关于实施广东志愿者守信联合激励加快推进青年信用体系建设的行动计划的通知》,围绕教育服务、就业创业、社会保障等领域,面向全省注册志愿者、星级志愿者出台87差异化的激励措施,为志愿者提供学习、工作和生活等方面的优先和便利,其中明确“注册志愿者依据个人志愿服务时长可换取一定的社区服务”我厅也将指导有关义工行业组织通过开展义工激励和回馈方面的调研等工作,研究探索建立更加完善的义工激励和回馈机制,并鼓励各地探索实施“义工时间银行”等不同形式的义工回馈措施。逐步建立起以星级资质认证、金银铜奖表彰和守信联合激励为主体的志愿者嘉许回馈机制。另外,2016年12月起,我省全面推广应用“注册志愿者证”,数据与“广东志愿者”信息管理平台对接,通过志愿者证上的二维码可实时查询服务活动参与、服务时长记录、星级志愿者评定等信息,该卡整合提供保险、金融、交通和爱心商家专属优惠等服务,具备信息查询、金融支付、公共交通、保险保障、优惠服务、配套服装等功能,目前已申请办理注册志愿者证超过5万张。

二、关于提升义工服务专业性的问题

志愿服务专业化是未来志愿服务的趋势。我厅一方面联合省直有关部门加强志愿服务制度顶层设计,先后于2012年出台《关于发展广东行业志愿服务工作的意见》,在医疗卫生、扶老助老、扶残助残等方面率先建立行业志愿服务运行机制;2013年印发了《关于推进社会工作者与志愿者联动工作的实施意见》,加快建立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和志愿者队伍联动服务机制,推动志愿服务的常态化、社会化和专业化;2017年印发《关于支持和发展志愿服务组织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要加强志愿服务组织能力建设,提升志愿服务专业化水平。另一方面,会同团省委、文明办搭建志愿服务培训省级平台,先后举办了33期南方公益志愿服务大讲堂和8期全省志愿者骨干训练营,邀请王振耀、邓飞等知名公益达人培训志愿者骨干近5000人次。全省各地逐步加大了对志愿者及组织的培训力度,珠三角地区基本建立了常态化的志愿服务培训机制。通过依托当地的枢纽型志愿服务组织或建立“志愿者学院”、“公益学院”、“义工学堂”等方式加强志愿服务培训,促使志愿服务专业化发展。在服务方面,各地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并形成服务标准。如佛山支持南海区作为全省志愿服务标准建设的先行点,探索可操作、可复制、可推广的社区志愿服务模式,已出版了《佛山市南海区社区志愿服务工作指引》,成为省文明办向全省推广的经验。未来,我厅也将继续整合资源,打造新型志愿服务培育平台,培育更多专业型志愿服务组织;推动各地推广“社工+义工”协作机制,有效整合社会工作者和志愿者资源,建立志愿服务组织与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等社会组织常态化合作机制;依托各级各类志愿服务培训基地,巩固和开拓志愿服务培训平台,编制一批志愿服务培训教材,组建南粤志愿服务督导团和讲师团,推动各地建立志愿者学院,根据新志愿者、资深志愿者、志愿者骨干在不同服务岗位的服务需求提供适的培训和指引;大力发展专才义工,促进志愿服务专业化规范化,满足社区的专业服务需求。

三、关于以存兑系数控制法为基础,完善兑换与评估机制的问题

推行“义工服务时间银行”等义工激励和回馈措施,服务时间的记录是基础,也是关键。目前,广东省志愿服务记录制度正逐步完善。我厅协同省直有关部门于2014年印发了《广东省星级志愿者资质认证管理办法》,明确“根据志愿者注册后参与志愿服务的时间累计,认定为一至五星志愿者”。按照民政部印发的《志愿服务记录办法》及省文明委出台的《关于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的实施意见》的要求,我厅积极协同省文明办、团省委研究制定《广东省志愿服务记录实施细则》,计划年内出台,以切实加强志愿服务时间记录、管理和应用工作。各地根据中央、省的相关指引要求,贯彻落实民政部《志愿服务记录办法》,不断推动志愿服务记录及证明工作的规范化发展。如广州义工联根据《中央文明办、民政部、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关于规范志愿服务记录证明工作的指导意见》(民发【2015149号),牵头制定了《广州义工联义工服务记录证明开具管理办法》、《关于规范义工(志愿)服务记录证明的工作指引》,明确了志愿服务记录证明开具工作流程,并通过微信、折页、专题培训等向全市社会组织发布和倡导;惠州出台了《惠州市民政局关于志愿服务记录的办法(试行)》、《惠州市志愿服务记录办法(试行)》等相关制度。你们所提出的时间存兑系数建议很好,开拓了我们的思路,我厅将认真吸取你们的意见,探索设计合理的志愿服务时间存兑与评估机制。

四、关于建立区域性管理平台和信息共享机制的问题

20173月,广东省委宣传部、精神文明委、民政厅、团省委等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支持和发展志愿服务组织的实施意见》,提出全面普及应用“广东志愿者”信息管理平台(“i志愿”系统),充分利用志愿服务信息平台等载体,及时发布政府安排由社会力量承担的服务项目清单,为志愿服务组织获取相关信息提供便利。系统将实现志愿者身份识别、志愿服务、培训、服务记录、信息查询、信息转移共享等功能,并与义工回馈挂钩,这也将为全省各地志愿服务组织进行志愿服务记录、推动义工激励和回馈机制提供信息技术上的强大后盾支持。我厅正协同团省委等有关部门印发正式文件,通过提供技术、培训及客服支持、直接建设分站等方式,实现全省21个地市、150多所高校以及志愿助残、法律援助、医疗卫生等行业领域的志愿服务数据实时互联互通,基本建成全省志愿服务一张网,进一步优化全省志愿服务数据交换共享、实时同步的技术和方式目前,在“广东志愿者”信息管理平台登记的实名注册志愿者已达541万人、各类志愿服务组织及团体超过4.8万个,累计记录志愿服务时间达1.65亿小时。

专此答复,诚挚感谢你们对省民政厅工作的关心支持。

广东省民政厅

201766

关闭窗口

扫描关注
广东省民政厅

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