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版 简繁转换 English

搜索热词: 婚姻登记 低保 养老 收养

当前位置:首页 - 民政资讯 - 民政要闻

关注2021年全省民政工作会议|广东民政:共建共治共享 和睦和美和谐 创新推动“大社会治理”体系建设

2021-01-11 10:53:47 来源:本网 阅读次数:613
浏览字号
打印页面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2020年,广东省民政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基层党组织建设为关键、群众需求为导向、改革创新为动力,健全机制、整合资源、增强能力,创新推动“大社会治理”体系,把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作为检验工作成效的第一标准,努力打造和谐有序、绿色文明、创新包容、共建共享的幸福家园。

  ——强基固本 基层政权建设和社区治理迈上新台阶

  社区虽小,却连着千家万户,事关居民切身利益,是创新基层治理的基础平台。广东省民政厅始终将城乡社区治理作为基层社会治理的重中之重,着力构建以党建为引领、城乡社区为载体、社区社会组织为纽带、社区工作者和社会工作人才为骨干、基本民生保障和基本社会服务为主要内容的民政领域“一核四社”城乡社区治理工作机制,全面推进民政领域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推动修订通过《广东省村民委员会选举办法》,牵头制定出台《广东省推进民政领域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若干措施》《关于进一步规范全省村(社区)“两委”津补贴发放工作的通知》《关于改进和规范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出具证明工作的实施意见》等政策文件,为完善城乡社区治理提供政策支撑。在全国率先在省级层面推动非户籍常住居民参与社区(村)“两委”选举试点工作,深入应用《城乡社区协商工作规范》《村(居)民委员会工作职责事项指引》等两项广东省级地方标准。扎实推进2021年村(居)委会换届筹备工作,组织开展全省村(居)委会成员民主评议、重难点村(社区)排查整治等工作。全省100%的村(社区)完成村规民约(居民公约)修订任务,90%以上的村达到村务公开“五化”建设标准。部署改进和规范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出具证明事项整治行动,明确首批取消证明事项23项。加强全省26361个村(社区)办公经费、党建经费保障,提高村(社区)“两委”干部待遇和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补贴标准,建立正常离任村干部信息采集和长效保障机制。推进村(社区)“两委”干部违规补贴专项整治,建立长效规范机制。

  疫情防控期间,广东省民政厅根据疫情防控的阶段特点,适时指导全省社区落实预警、全面防控、应对返工潮、推进复工复产、防范境外输入、常态化防控等各项防控措施,提请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出台《关于全面落实疫情防控一线城乡社区工作者关心关爱措施的实施意见》。广东全省2.6万多个城乡社区全部动员,近30万名城乡社区工作者坚守岗位、日夜值守,筑牢联防联控、群防群控社区疫情防控阵地,涌现了一批可歌可泣的抗疫先进典型,其中,1人被评为“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20人被评为“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优秀城乡社区工作者”、1人入选“全国一线抗疫人物百名巾帼英雄谱”。

  ——百花齐放 社会组织展现新作为

  广东社会组织工作始终坚持强化党建引领,深化改革创新,以促进社会组织高质量发展为主线,一手抓积极引导发展,一手抓严格依法管理,不断完善省社会组织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健全全省性社会组织登记工作协调机制、资金监管机制、联合执法机制,推动形成结构合理、功能完善、竞争有序、诚信自律、充满活力的社会组织发展格局。截至目前,全省登记注册社会组织7.2万个。

  强化党建引领。加强党对社会组织的领导,扎实开展全省社会组织党建摸排和组织建设“双同步”工作,积极推进全省性社会组织负责人人选审核、社会组织党员负责人和党组织书记“一肩挑”工作,加强“两支队伍”建设,提升“两个覆盖”质量,探索在社会组织决策层成立临时党组织,创新建设全省性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站”,促进党建与业务融合发展,党建引领社会组织参与疫情防控,助力脱贫攻坚和经济社会发展,增强党建工作的生机与活力。全省已建立党组织的社会组织10955个。

  加大培育力度。广东把大力培育发展社区社会组织纳入社会治理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通过政府购买、孵化培育、公益创投等多种方式加大对社区社会组织的扶持力度,积极推广构建多方主体参与社区治理格局的“汕头经验”,全省初步形成了以枢纽型社区社会组织联合会、社区社会组织服务中心、社区基金会为核心的基层社会组织发展模式。截至目前,全省各地共建立社会组织培育基地62个,社区社会组织总数6.7万个,枢纽型社区社会组织961个,每年安排社会组织专项扶持资金超过1亿元。

  注重作用发挥。引导社会组织依法有序参与疫情防控,积极宣传疫情防控工作政策文件,发挥行业协会商会桥梁和纽带作用,切实履行好服务企业的宗旨,支持企业复工复产,慈善组织依法有序开展慈善募捐活动。大力引导社会组织开展脱贫攻坚工作,全省近6万家社会组织参与脱贫攻坚,参与率达81%,1900多家社会组织开展扶贫协作项目2700多个,社会组织投入资金约11亿元,会员单位投入资金约194亿元。组织社会组织开展“云南行”、“江西行”和“新疆行”,以及“粤东行”“粤西行”“粤北行”等活动,分别对接省外和省内扶贫协作项目。积极引导社会组织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一带一路”建设、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支持广州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和“四个出新出彩”等重点改革任务。

  依法严格管理。坚持推进“政社分开”,深入推动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脱钩改革。探索建立了以年检改年报为核心,以信息化管理、全流程监管为手段的社会组织事前事中事后综合监管体系,强化社会组织信用惩戒力度,严肃查处违法违规行为,建立联合信用惩戒机制,建立社会组织“活动异常名录”和“严重失信违法名单”,深入开展行业协会商会涉企收费治理,重点开展社会服务机构不规范行为整治专项行动,推动打击整治非法社会组织工作常态化,不断加大社会组织专项抽查审计和“双随机、一公开”检查覆盖面,通过严格依法管理促进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2020年,全省共有3307家社会组织被列入异常名录,393家社会组织被列入严重违法失信名单,8298家社会服务机构列入整治对象,475家社会组织被作出行政处罚,发现并查处非法社会组织72家。

  ——凝心聚力 社会工作开创新局面

  社会工作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动和创新社会治理中承担重要角色,发挥重要作用。广东省民政厅聚焦主责主业、创新方式方法、深入拓展服务,出台了《关于加强社会工作专业岗位开发与人才激励保障的实施意见》《广东省专业社会工作领军人才遴选办法》等一系列文件,服务地域从城市扩展到农村、从珠三角地区拓展到粤东西北山区,服务领域向多领域广覆盖推进,服务对象更加聚焦弱势群体和特殊群体,服务方式向精准化、精细化、专业化发展,社会工作实现从“量”的增长到“质”的飞跃。

  截至目前,通过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人数9.6万人,占全国持证社工人数接近1/5,开发社工岗位4.8万个,全省年投入财政资金19亿元,建设社会工作服务站(室、中心)3406个,均位居全国前列。全省参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社会工作者20657人,共开通1803条社工服务热线,为独居孤寡老人、困境残障人士等困难群体,提供专业服务达813万人次。

  广东省民政厅持续实施广东社工“双百计划”项目,全力打通为民服务“最后一米”。截至目前,全省407个“双百”乡镇(街道)社工站服务困难群众和特殊群体共732万人次,得到中央电视台CCTV-13《新闻调查》栏目两期专题报道。2020年11月,省民政厅、省财政厅等五部门启动实施“广东兜底民生服务社会工作双百工程”,以专业社工充实基层兜底民生服务力量,协助政府精准识别兜底保障对象,高效落实兜底保障政策,将用两年时间实现全省乡镇(街道)社会工作服务站100%覆盖、困难群众和特殊群体社会工作服务100%覆盖。

  ——真抓实干 基本社会服务再上新高度

  广东民政聚焦群众关切,认真履职尽责,持续增强公共服务能力。从一桩桩、一件件服务民生的实事做起,以群众诉求为第一目标,以群众满意度为第一标准,努力以更多更好更优的改革发展成果惠及人民群众。

  婚姻登记更加便捷。推进跨区域办理婚姻登记试点工作,广州、深圳、佛山、珠海、云浮市相继实施婚姻登记“全城通办”,实现了“让群众少跑路”。增设婚姻信息管理系统“信息预录和材料预审”功能,实现网上预录个人信息、网上证件证明材料样板自查预审,助力“只跑一次”落到实处。在全国率先创新启用婚姻登记证二维码,解决政务服务中“证明难、核实难”的问题。

  殡葬服务更加惠民。持续实施殡葬基本服务由政府免费提供的惠民殡葬政策,2020年全省共免费提供殡葬基本服务45万宗,免除费用总额5.5亿元。深入开展殡葬领域损害群众利益突出问题专项整治行动,整治突出问题125个,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殡葬权益。清明期间,发动工作人员3.5万人次参与祭扫管理服务工作,实现了“平安清明”“文明清明”工作目标。

  残疾人福利更有保障2020年全省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标准分别达到每人每月175元、235元,并将非重度智力、精神残疾人纳入重度护理补贴范围,各项指标持续处于全国前列。推动康复辅助器具产业发展,深圳市成功申报国家康复辅助器具产业综合创新试点、广州市纳入国家康复辅助器具社区租赁服务试点。

  区划地名工作更显成效。完善行政区划管理制度,出台《广东省行政区划变更工作指引》。优化行政区划设置,完成5项行政区划变更的审核、报批工作。全面完成了粤桂省界1075公里、33个界桩,8条地级市界线共1018公里、153个界桩,以及年度县、镇级界线联检任务。做好地名命名更名审批工作,全省共核准、审批地名命名5382个,更名2863个,销名346个。稳妥开展不规范地名整治工作,加强对地名使用的监管。多形式多途径宣传和弘扬广东优秀地名文化,完成《南粤地名文化荟萃》、《南粤地名文化丛书》等书籍编写、《南粤地名寻踪》8集系列地名文化纪录片的摄制。

  民政治理能力更加全面法治建设和政策理论研究工作有效推进,推动制定、修订了《广东省志愿服务条例》等一批与民政业务相关的法规和政策文件,成立省民政厅综合执法机构,加强广东省民政智库建设,全面提升民政现代治理水平。数据标准体系更加完备,制订民政信息化系列文件,完成《广东省民政数据标准》编制与广东省民政数据标准管理系统建设,编制完成广东省民政厅政务信息化规划(2019-2021年)。“智慧民政”建设取得初步成效,持续推进“互联网+民政服务”,加强各业务信息管理系统、公共服务系统和数据中心建设。开辟“粤省事”民政专区,强力推动107项民政服务事项进驻“粤省事”,共计106项服务实现“零跑动”。

  大道至简,实干为要。广东民政将时刻牢记人民至上,锐意进取,在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全力展现民政更大格局、更大担当、更大贡献。

关闭窗口

扫描关注
广东省民政厅

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