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版 简繁转换 English

搜索热词: 婚姻登记 低保 养老 收养

当前位置:首页 - 民政资讯 - 理论研究

医保、人才等多重问题阻碍我市养老模式探索发展医养结合之路亟待破题

2016-09-22 16:31:09 来源:广东省民政厅 阅读次数:760
浏览字号
打印页面

养老、看病是不少老人绕不开的人生课题。不停地住院、转院、出院,不知让多少家庭和老人深陷疲惫。

为解决老龄化社会即将面对的老年人医疗与养老问题,通过“医养结合”模式整合医疗和养老资源,实现社会资源利用的最大化,推动社区养老服务事业发展,进一步提高社会保障与社会福利水平,是当前改革探索的一项崭新课题。记者从相关活动中获悉,由于医保政策瓶颈、专业人才匮乏、机构资质不明确、多部门管理体系导致的多重问题,阻碍着汕头探索医养结合模式的开展,这条路能走多远,亟待多部门的共同努力。

现状:

汕头老年人家庭养老居多

据统计,汕头全市有户籍人口546.57万人,其中60岁以上的老年人共有65万人,占总人口数的11.8%。60岁以上老年人中,空巢老人7.64万,占汕头全市老年人口总数的15%,独居老年人1.87万人,占汕头全市老年人口数3.65%。

然而,与高达65万的老年人总数不相匹配的是,我市目前养老机构的床位配置率并不高。目前全市已建成公办城市养老社会福利院6家,拥有床位800多张,收托养的老人只有232人,其中接受社会自费托养老人179人。此外,我市还建有民办福利机构2家,星光老年之家180个,村级居家养老服务颐养居1个、服务站6个,农村幸福院126个,农村老年人活动场所282个,家庭服务中心3个,其他类型的养老服务设施一批。

据介绍,目前我市退休人员主要实行“家庭养老为主、社会养老为辅”的养老模式,社区养老在我市尚未推行。由于受传统家庭观念的影响和我市社会养老设施不足的制约,我市退休人员绝大多数选择了家庭养老的模式,即便是孤寡独居老人生活不便,在有子女、亲朋或邻居的照看下,也宁愿选择家庭养老,仅有极少数无法自理又无人照顾的孤寡老人选择社会养老模式。

探索:

建立多元化养老服务体系

近年来,我市根据本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积极建立开创政府、社会组织、家庭、个人多方参与,全社会共同参与建设的多元化养老服务体系。存心养老院作为全省首家专门免费为特困单身老人提供养老服务的民办社会福利慈善机构,开设了老人托养、日间照料、居家养老等服务,共设置床位150多张。去年我市投入市级福彩公益金120万元,资助全市28个试点开展邻里互助养老服务,今年又投入80万元,资助15个邻里互助养老服务试点。

大力发展我市养老服务事业,除了解决“养”的问题,还要切实解决好“医”的问题。一直以来,我市结合建立城乡居民健康档案工作,积极开展老年人健康保健项目,推进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至2015年底,全市65岁以上老年人纳入健康管理的有313826人,147365名65岁以上老年人接受了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同时积极探索家庭医生式服务制度,2014年3月以来,我市潮阳区、濠江区先后被确定为省家庭医生式服务试点地区,分类推进家庭医生式签约工作,截至2010年6月底,全市签约户数3121户,签约居民人数13454人。

尴尬:

养老机构大部分没医保资质

近年来,我市在推进医养结合方面取得积极进展,但在体制机制、服务能力、医保结算政策引导等方面还存在诸多制约因素。据介绍,目前,普通养老机构主要由民政部门审批和管理,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由卫计部门认定和管理,医保报销则由人设部门管理。由于各方面原因,民政、卫生、老龄和人设等部门都要介入到医养结合型养老管理服务中,虽各有职能分工,但仍存在职责交叉、业务交织等情况。

此外,养老机构中的医务室大部分没有医保资质,老年人在此接受的护理、康复、医疗等服务无法享受医保报销政策,因此很多老人考虑到实际经济情况,不得不连续出院转院或采取各种方式压床,这样既造成过度医疗,也可能对老年人健康造成不利影响,甚至延误治疗。而对内设康复床位的医疗机构,除了现有医保政策外,没有财政、民政等资金的补助。总体上,我市养老服务财政资金投入和医保配套政策等方面与我市老龄化程度较高的实际不相匹配。

老年护理专业人才的短缺也成为了尴尬。据了解,失能、失智老年人是最需要养老服务的群体,但由于我市养老机构的风险规避和难以提供专业的医疗护理服务,导致养老机构的覆盖人群出现结构性缺陷,即基本生活能够自理的老年人受到欢迎,而失能、失智的老年人常常难以得到有效的护理,同时,由于服务队伍的整体素质偏低,其专业水平、业务能力和服务质量无法满足老年人的护理需求。缺乏高素质专业化的护理员队伍,已成为制约医疗机构和养老机构协同发展的共同问题。

思考:

现实难题“怎么破”

如何促进医养结合,推动社区养老服务制度、人才和资金等方面加以保障,以满足辖区老年人基本医疗保障和公共卫生需求?在20日市政协社法委和九三学社联合开展的专题调研中,市民政局、市人社局和市卫计局相关负责人在座谈会上分别就解决思路进行了探讨。

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建议,要积极推行多元化养老服务体系建设,鼓励社会资源、资本投入社区医养结合。建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与城乡居家养老服务机构的合作机制。国土、规划部门要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规划中统筹考虑医养结合机构发展需要,做好用地、用房规划布局。

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建议,要建立多部门协作机制,对养老机构设立的医疗机构,卫生部门按照医疗机构管理法规,对符合条件的给予行政许可。民政部门对由医院转型的康复院、护理院等,符合养老机构设立许可条件的,给予许可发证,并按规定使其享受各级关于养老服务业的各种优惠政策。各级设立专项扶持资金,重点向医养结合养老机构倾斜。

市卫计局相关负责人建议,建立全市医养结合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有效推进民政、卫计、人社、财政、国土资源、住房城乡建设、消防、环保等部门在规划和审批等各环节的合作,统筹做好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建设、运行的规划衔接。鼓励医务人员从事老年医疗护理工作,鼓励医疗机构内优秀的执业医师和执业护士到养老机构中轮岗服务。本报记者张琳楠

关闭窗口

扫描关注
广东省民政厅

新浪微博